佛洛依德虐死案4周年 警政體制改革依舊停滯

編譯盧炯燊╱綜合報導

2020年5月25日,明尼蘇達州明尼亞波利斯市非裔男子佛洛依德(George Floyd)被白人警察跪頸致死,引爆全美大規模「黑人的命也是命」抗議浪潮,甚至在全球掀起種族正義活動。事隔四年,美國警政體制改革依然遙遙無期。

曾經激憤的鋒頭已經減弱,立法工作卻停滯不前,許多社區、倡議者以及失去親人的家庭,因為警察問責制的改革無法落實而感到沮喪。

在地方及州層面,紐約市及紐約州議會先後立法禁止警方執法時以鎖喉方式壓制嫌犯,然而卻面對警察工會的興訟,紐約州最高法院法官最後裁定該法律違憲。

在聯邦方面,國會民主黨人推出「佛洛伊德警務公義法案」(George Floyd Justice in Policing Act),2021年3月在當時由民主黨掌控的眾議院過關,卻在參議院遭共和黨阻撓。

有批評指拜登政府在這問題上並不積極。在佛洛依德過世四周年前夕,拜登24日被問及有關問題時表示,會繼續敦促國會通過法案,並送交他簽署,落實執法問責。

共和黨總統候選人川普的競選團隊發言人回應說,若川普再次當選,「將會恢復法律和秩序」,但避談警察問責。

耶魯大學法學院司法合作政策主任卡馬喬(Jorge Camacho)認為,今年大選年,一定程度上推動了警察改革,但相對其他更重要的國內外問題,治安不太可能成為大選首要議題。

最新民調顯示,非裔社區現在更關心經濟問題,例如生活成本危機和就業等。

全國性的「黑人生命運動」(Movement for Black Lives)組織,目前正在推動由民主黨籍非裔女眾議員蔻瑞·布希(Cori Bush)去年提出的「人民反應法案」(People's Response Act)。法案重點是當面對民眾情緒反應過激時,由聯邦衛生與福利部(HHS)介入,替代目前由警察處理的做法。

2020年5月25日,明尼蘇達州明尼亞波利斯市非裔男子佛洛依德被白人警察跪頸致死,引爆全美大規模「黑人的命也是命」抗議浪潮。(美聯社)

儘管法案已較「佛洛伊德法案」溫和,但專家相信仍會遭到共和黨反對。

民主黨 共和黨 非裔

推薦文章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