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頻道

* 拖拉類別可自訂排序
恢復預設 確定
設定
快訊

霍楚州情咨文 紐約地鐵夜車將派警巡邏6個月

華人超市競爭激烈 99大華進駐紐約法拉盛

城市傳真/西維州歷史瑰寶 格林布來爾度假中心 奢華飯店藏著祕密堡壘

「格林布來爾渡假村」坐落在西維吉尼亞州的山區,是國家歷史地標。(美聯社檔案照)
「格林布來爾渡假村」坐落在西維吉尼亞州的山區,是國家歷史地標。(美聯社檔案照)

美國著名的度假勝地「格林布來爾度假中心」(Greenbrier Resort)隱藏在西維吉尼亞州(West Virginia )阿里尖尼山(Allegheny Mountain)山谷裡的格林布來爾郡,一個名叫白琉磺泉(White Sulphur Springs)的地方,離華府四個小時的車程。聖誕節前兩個禮拜,我們終於來到了這個久仰的度假勝地。從81號公路往南,轉64號公路往西,再轉60號公路就到了。車子穿梭在大山崚線上,山外有山,車子一會兒背山,一會兒向陽,峰迥路轉。我愛山,冬日的山頭一片灰黑,但大山氣勢不凡,有一股靈秀之氣。

車子駛入這個有200多年歷史,占地1萬1千畝,720個房間的度假勝地時,我們立刻被那龐大的白色旅館震住了,在西維吉尼亞州偏遠地區居然有如此宏大的旅館。六層樓高喬治亞式(Georgian style)的建築在青山環抱中特別顯眼,如此優美又宏偉壯觀。主旅舘外圍還有一棟接一棟的白色別墅傍山而築,像小鳥依人一般,靜靜的躺在那裡。

櫃檯人員很親切的歡迎我們來度假,還特別說我們來到了愛麗絲仙境。我們慕名而來,只為了這裡歷史悠久的硫磺溫泉以及冷戰時期美國政府在此建造的地下避難所;一個在特殊緊急狀況下給國會議員避難辦公的地方。至於愛麗絲仙境則有待探索。

溫泉屋 享負盛名

主旅館的左側有一座白色亭子,叫做溫泉屋(Spring House),那是原本的溫泉地。早在18世紀印地安人就知道用溫泉水治病。當時向西拓荒的歐洲殖民也紛紛來此喝溫泉水,洗溫泉澡。1778年患有嚴重關節炎的安德生女士(Mrs. Anderson)請人抬著15哩路來此泡溫泉治病,幾個星期之後關節炎好了。這個消息傳出後,此地的溫泉聲名大噪,遊客不遠千里而來。

旅館左側有一座亭子,是原本的溫泉地。(作者邱鳳英/攝影)
旅館左側有一座亭子,是原本的溫泉地。(作者邱鳳英/攝影)

19世紀初,西進拓荒者,只要耕種就可以畫地為己有。1750年卡本德(Nicholas Carpenter) 就是如此擁有了這塊溫泉地及周邊的950英畝土地。卡本德後來不幸被印地安人殺死。他的太太帶著女兒逃避到大山裡,活下來。女兒長大後年嫁給了維吉尼亞州(Virginia)的包尤(Bowyer)先生。他們有七個兒女,包尤夫婦死後,七個子女繼承這塊土地。女婿柯維爾(James Calwell)是巴爾地摩(Baltimore)的商人,很有遠見,看準了這溫泉帶來的商機,將其他兄弟姊妹的土地合併購買起來,開始建客棧,別墅,供應前來洗溫泉的旅客住宿。

之後還應需求在1858年建了220個房間的旅館,被譽為最時尚的度假勝地,成為商旅名人聚集之地。當時任眾院議長的肯塔基州衆議員柯雷(Henry Clay)在往返華府及肯塔基兩地時經常在此停宿。另外南卡的棉花大亨辛可頓(Richard Singleton)熱愛溫泉,年年來此度假。這兩位名人引來眾多知名人士,溫泉旅館也就成為南方大地主夏天避暑的勝地,自然而然也成了名門望族的少男少女集會的地方。

「格林布來爾」的全貌,這是一本介紹「格林布來爾」歷史的書封,作者是Robert ...
「格林布來爾」的全貌,這是一本介紹「格林布來爾」歷史的書封,作者是Robert S. Conte。(作者提供)

屢遇戰爭 多次轉做醫院

1861年南北戰爭爆發,戰爭期間,傷兵需要治療,南軍要求借用這個旅館房間給傷兵療養,旅館於是轉換為醫院。很感動人的故事是南軍的醫院也收容北軍的傷兵。兩年後,北軍占領了這個地方,北軍杭特將軍(David Hunter)命令把整個旅舘及別墅全部燒毀。當時從德拉瓦州(Delaware)來參軍的杜邦先生(Henry DuPont)很勇敢的向杭特將軍進言,以其歷史背景的重要性遊說杭特將軍取消燒毀的計畫,這個度假勝地因此很幸運的保存下來。

1865年南軍的大將領李將軍(Robert E Lee)投降,南北戰爭結束。鐵路(C& O Railway)在此設站。火車大大減少了旅行的時間,華府到此度假坐火車只要15個小時。之後這個旅館易主多次。

1880年旅館主人請了英國的建築師再度新建了六層樓高、240個房間的新旅館,另外還建造了巨大的室內游泳池及18洞的高爾夫球場。此時旅館正式命名為「格林布來爾度假中心」(Greenbrier Resort)。之後旅館的左右邊又各加建一翼,擴充到580個房間。它的魅力持續不輟,英國的愛德華八世國王放棄皇冠後還多次與公爵夫人來此度假。南北戰爭前有五位美國總統來此度假,南北戰爭結束後繼續是華府政要的休閒樂點,總共有27位美國總統包括艾森豪,布希,川普總統都曾經來此。

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襲珍珠港,美國介入太平洋戰爭。12月17日羅斯福總統發令要敵國的外交人員在48小時內離開華府。負責處理這件緊急大事的國務院官員馬上打電話給格林布來爾的老闆,要求借用整個大旅館安頓這些敵國外交人員及家屬。12月19日首批包括德國、匈牙利、保加利亞的外事人員,被護送到此,之後日本外交官也陸續住入,一共收容了1697人。隔年7月18日全部外事人員家屬被遣送回國,旅舘才恢復對外經營。這些敵國人員在此享受了仙境般的禮遇,還有南方人熱情又有禮貌的服務,感激不盡。估計服務人員一共收到了6萬8000元的小費,旅館的禮品店的東西也被買空。

當時第二次世界大戰戰事昇高,美國軍人傷亡大大增加,急需有後援醫院治療這些傷兵。國防部看中了這個大旅館,認為最合適轉換為醫院。旅館才重新開張六個禮拜,就接到美國政府的電話,要求旅館停止營業,國防部需要接收整個度假中心供傷兵使用。這個旅館於是脫胎換骨,變成了陸軍的2000床醫院(Ashford General Hospital),醫護人員則住在旅館周邊的別墅區。醫院一直經營到1946年6月。四年期間總共治療了2萬4000多病人,做了1萬4000多個外科手術。這期間艾森豪將軍也曾在此住院過兩次。

1946年陸軍醫院關門後,格林布來爾旅舘經歷了大整修的工程來恢復原貌。請來了紐約有名的室內設計師朱瑞波女士(Dorothy Draper)重布置整個旅館。1948年春天重新開幕。朱瑞波的手法大膽又有遠瞻,選了兩個主題:浪漫情調及杜鵑花種(Romance and Rhododendron)前者是承續此地過去浪漫的歷史,後者則是西維吉尼亞州的州花。早年範布倫(VanBuren)總統帶兒子在此度假,兒子因此娶了北卡棉花大亨的女兒,20世紀初威爾遜總統(Woodrow Wilson),甘迺迪總統的父母親都曾經選此地渡蜜月。

我們被安置在主旅舘四樓的房間。電梯出來,走在亮眼的地毯上,體會了室內設計師的布置是多麼的用心,蘋果綠的底;大膽的線條;加上粉紅,大紅的玫瑰花邊,有古色又有現代的風格。房間裡的窗簾也是蘋果綠底加大花,浴室牆壁素淨的瓷磚有杜鵑花點綴其間,古色古香。

難得入住 感受聖誕氣氛

趁著晚餐之前的空檔,我們先到底層的商品街逛逛,華麗的的聖誕裝飾,耀眼奪目,充滿了佳節的喜樂氣氛。從底層我們步上寬敞的樓梯到一樓的大廳,大廳之大令我們吃驚。走道、大門、壁爐,每個窗戶都有精心策畫的聖誕裝飾,掛在聖誕樹上各式各樣的小飾物琳瑯滿目,與地毯窗簾的顏色配合得宜,相得益彰。美國以基督教立國,聖誕是盛大的節日,處處都充滿了濃濃的喜樂氣氛。

旅館內的聖誕節布置。(作者邱鳳英/攝影)
旅館內的聖誕節布置。(作者邱鳳英/攝影)

大廳有兩個大拱門通往下一個大廳,又是另一個耀眼的布置,腳下是地板,這該是當年王公貴族舞會的地方。我們再往前走,又是另一個廳堂,到底有幾個大廳,我們也數不清了。回頭,我們走到建築的另一翼,這裡有一個一個的小廳,以名人命名,如艾森豪室等等。每一個小廳的布置,傢具擺設都品味十足,我們只匆匆流覽。聖誕節日的氣氛把大廳、小廳、走廊,大小餐廳奇妙的轉化成了愛莉絲的仙境。多年來在美國我們看多了聖誕節的布置,但是從沒有經歷過如此大規模的展現。

旅館內的聖誕節布置。(作者邱鳳英/攝影)
旅館內的聖誕節布置。(作者邱鳳英/攝影)

國會避難所 藏身底下

二次大戰結束後,艾森豪將軍還是熱愛這個度假地,有說是這裡的高爾夫球場及俱樂部吸引了他。1953年他當了總統後還選擇這裡會見墨西哥總統。美國三軍統帥也曾在此地開最高機密的軍事政策討論會。這一切在當時看來不過是正常的政府作業,但是後來才知道艾森豪總統早在1956年就寫了極機密的信給旅館當時的大老闆,要求在此旅館建造地下堡壘做為在特殊緊急狀況下國會議員可以避難辦公的地方。旅館大老闆也像以往一樣的全力支持及配合政府政策。同一年旅館老闆與政府簽約。在此計畫下,1959年開始挖土,1962年地下避難所開始全面啟動。

旅館地毯上,蘋果綠的底;大膽的線條, 加上粉紅的玫瑰花邊,有古色又有現代的風格。...
旅館地毯上,蘋果綠的底;大膽的線條, 加上粉紅的玫瑰花邊,有古色又有現代的風格。(作者邱鳳英/攝影)

與我們一起參觀地下避難所的遊客有20多人。導遊帶領我們從大旅館一端的底層走進一個龐大的展覽中心,有1萬6000多平方英尺面積。展覽中心直通兩個會議室:州長廳(Governor’s Hall)及登山者廳(Mountaineer Room),分別是參院及眾院的會議室。導遊特別提醒大家我們所在的大廳及會議室其實是在小山頭地底下720英尺,小山頭上是西維吉尼亞大樓。還沒有解密之前,這三個空間都是大旅館用來招待客人或是開會的地方,旅館員工進進出出30年,但是沒有人曉得這是國會避難所的一部份,也沒有人知道西維吉尼亞大樓的地底下有地下避難堡壘。避難所有兩層,導遊帶我們從展覽中心走秘道下一層樓。下層有大廚房,宿舍,醫務室,牙醫診所,下層還有發電系統,儲水設施及對外通訊設備。電力自給自足,可以供應1100人使用40天,對外通訊系統設備都隨著科技的發展一直提升。上下層的真實功能天衣無縫的對外界保密了30年。

1992年5月華盛頓郵報報導這個保密了30年的國家最高機密,揭密後政府考量當下戰爭及武器的轉型,認為用地下堡壘避難已不切實際,於是在1995年決定不再繼續維持這個避難所的作業。當年11月國家廣播公司(NBC)播出12分鐘的短片詳細解說這個避難所。短片播放兩天後這個地下避難堡壘開始對外開放參觀,成了旅遊熱點,估計每年有1萬5000多人參觀。

從1778年大山裡的溫泉被發現以來,這個溫泉大旅館走過了美國歴史200多年,屹立不搖,為國為民服務,當國家緊急需要協助的時候,它數度義不容辭的擔負重任。1990年代國家公園管理局把它封為「國家級歷史地標(National Historic Landmark)。綜覧它的歴史,此殊榮真是得來不易,當之無愧。我們終於如願以償,來到了這個久仰大名的格林布來爾,親身體驗了大山谷裡度假勝地的魅力,窺探了它的廬山真面目,最大的收穫是了解了它極不尋常的歴史背景。

旅館內的聖誕節布置。(作者邱鳳英/攝影)
旅館內的聖誕節布置。(作者邱鳳英/攝影)
旅館內的聖誕節布置。(作者邱鳳英/攝影)
旅館內的聖誕節布置。(作者邱鳳英/攝影)

西維吉尼亞州 華府 聖誕節

上一則

移民專頁/申請工作許可證 遇2情況

下一則

移民專頁/國外申請EB-1A 可指定計畫居住州為工作場所

超人氣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