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亞爾薩斯 葡萄酒香醉人
法國亞爾薩斯地區有1500多年釀造葡萄酒歷史。300多座葡萄園散落在孚日(vosges)山脈向陽坡地上,北起坦恩(Thann),南至馬勒海姆(Marlenheim)。綿延170公里的葡萄架排列成行,攀山越嶺,橫跨深谷,其間點綴著童話般的小村莊、中世紀城堡與教堂尖塔。這條法國最美的田園風景線酒香醉人,稱為「亞爾薩斯葡萄酒之路」。
亞爾薩斯寒涼、乾旱、多日照、晝夜溫差大的氣候使葡萄得以充分成熟。亞爾薩斯的葡萄品種與萊茵河對岸的德國相似。德國葡萄用法國方法釀造的白葡萄酒多選單一葡萄品種釀造,帶著水果和鮮花的清香,不甜略酸、爽口。標籤注明的是葡萄品種而不是地區。
亞爾薩斯歷史上經歷了太多的戰爭和苦難。13世紀起被神聖羅馬帝國統治了幾個世紀;1673年之後成為法蘭西王國的一部分;1871年普法戰爭以法國戰敗告終,亞爾薩斯被德意志帝國占領,歷史學家認為此事為第一次世界大戰埋下伏線;亞爾薩斯一戰後歸屬法國,二戰時期又被納粹德國占領,二戰後才回歸法國,居民在75年內更換了四次國籍。
都德1873年的短篇小說《最後一課》寫普法戰爭後,淪陷的亞爾薩斯地區小學禁止教法語,改教德語的故事。亞爾薩斯人的身分認同是個難題,數度易主,經歷幾百年糾葛,彼此相鄰卻又涇渭分明的德意志和法蘭西兩個民族,文化習俗、生活方式、宗教信仰乃至飲食習慣在亞爾薩斯交融。亞爾薩斯方言屬於德語系,德語、法語同時使用,建築既有法國的細膩風範,亦富德國的硬線條特色。法國人的浪漫優雅,德國人的精明踏實,使亞爾薩斯成為歐洲生活品質的樣板。
科爾馬 最美小鎮
科爾馬(Colmar)有著法國心臟和德國身軀,美如童話世界,經常登上「世界最美小鎮」的榜單。由小石塊鋪就的窄街曲巷和小廣場,模樣幾百年沒有變更。滿城盡是16世紀的德國木筋屋,輔以法國的浪漫色彩,別出心裁的坡頂和正立面,變化的門框、凸形窗戶、削角門框、拱道等,每一個拐角都很浪漫。
麵包店門口掛著椒鹽卷餅,鐵匠鋪掛著馬鞍,酒農的剪刀、桶匠的木桶等簡單的擺設,充滿懷舊色彩。13世紀的聖馬丁教堂是哥特風格,舊海關大樓的彩色瓷磚屋頂在陽光下閃爍。「人頭屋」建於1609年,整個正立面裝飾106個頭像和面具,有個大凸窗,山牆上矗立著巴托爾迪(Bartholdi)雕刻的銅匠雕像。巴托爾迪出生在科爾馬,1886年創作了美國紐約自由女神像。
「普菲斯特(Pfister)之屋」建於1537年,木迴廊、八角形塔樓、細長的樓梯角樓,描繪聖經和世俗場景的壁畫,是科爾馬文藝復興建築的首例。宮崎駿執導的日本動畫電影《哈爾的移動城堡》裡,很多建築物的設計靈感就源於科爾馬的老房子。
菩提樹下博物館在法國的地位蠻重要,歸功於鎮館之寶《伊薩漢姆》組像,德國著名畫家Matthias Grunewald創作於16世紀,8塊祭壇畫生動描繪了宗教場景。博物館坐落在修道院中,科爾馬因為這座修道院吸引富人來此定居發展而來。
勞赫河(Lauch)沿岸集中許多帶花園的漂亮房屋,人稱「小威尼斯」區,小橋流水,河道開滿鮮花,葡萄酒博物館展出大酒桶、竪式壓榨機、運載馬車等,見證亞爾薩斯葡萄種植與葡萄酒的發展歷史。
以科爾馬為中心的條狀地帶分布著亞爾薩斯地區最漂亮的葡萄園村莊,每一座都像佳釀值得品味。不少年輕人租單車騎行遊覽。公交車班次很少,上車現金買票,車票由司機當場手寫到達站名和票價,感覺回到古時候。後來才發現新開的KUTZIG專線旅遊中巴,經停六座最著名的葡萄村莊,可以大大縮短等車時間。
利克威爾 時光定格
利克威爾(Riquewihr)坐落在山谷底部,被城牆環繞著。13世紀修築了防禦城牆和瞭望塔,曾是德國與亞爾薩斯葡萄酒交易中心,葡萄酒產銷兩旺使村莊有財力在16世紀建造了更堅固的第二道防禦城牆和富麗堂皇的房屋。利村地理位置隱蔽,躲過兩次世界大戰的戰火,中世紀與文藝復興時期的建築得以保存,彷彿時光定格在16世紀。
從鵝卵石街道走進主街,沿途都是中世紀的漂亮房屋,色彩明艷,陽台庭院花團錦簇,店鋪櫥窗流光溢彩。傳統店鋪掛著古早的鍛鐵招牌,件件都是藝術品,一看就知道這家店賣什麼或提供什麼服務。廣場上碩大粗拙的酒桶和巨大壓榨機訴說著利村的釀酒傳統。主街通向一座瞭望塔,13世紀起就與第一座防禦工事牆同時竪立。
利村地勢低,從巷道望出去都是山坡葡萄園。城牆外家族莊園Dopff au Moulin釀酒歷史可追溯至1574 年。當地最大葡萄種植家族Hugel & Fils出產的白葡萄遠近聞名。
凱澤貝爾 依山傍水
凱澤貝爾(Kaysersberg)依山傍水,魏斯河(Weiss)潺潺流淌,處處葡萄園,滿城木筋屋,2017年評為「法國最喜愛之鄉」第一名。Schlossberg酒莊在亞爾薩斯葡萄園中非常著名。
亞爾薩斯是法國最乾旱的地區,我們卻在凱村遭遇傾盆大雨,不停地下了兩小時。久旱後的春雨讓村民們好開心,冒雨在街上又唱又跳。走過漂亮的主廣場來到河畔,雨後的凱村花木青翠欲滴,滿城木筋屋流光溢彩。
凱村擁有亞爾薩斯文藝復興時期最古色古香的木筋屋群,是亞爾薩斯歷史的見證。一些木筋屋標有建造年份,顏色深些的是櫻桃木,顯示當年主人的富有。房檐下有些斑駁的圖案,標誌職業,例如畫錘子的,祖先是鐵匠。現在臨街的一層作為商店酒館,二層以上還是民居,本地人悠哉地享受生活,重複著祖輩的日子。
森林覆蓋的山丘上,13世紀的城堡雄風不再,頹然立於山頂,只留下斷壁殘垣和一座圓塔樓。13世紀的教堂,和橫跨Weiss河15世紀的石拱橋,16世紀的市政廳等,遊走在如畫風景中還能訪古尋幽,凱村無愧於「法國最喜愛之鄉」桂冠。
埃吉桑 教宗故鄉
埃吉桑(Eguisheim)是亞爾薩斯葡萄酒的搖籃,有兩座特級葡萄園,2013年評為「法國最喜愛之鄉」。埃村名字源於德國埃吉桑伯爵,他是皇帝亨利三世的表兄弟,1002年出生在此,後來成為教宗利奧九世(Léon IX,1049-1054在位)。
中央城堡始建於八世紀,由第三代亞爾薩斯公爵建造,後來加建八角圍牆環繞。城堡曾是教宗官邸,小禮拜堂神龕內有教宗利奧九世部分頭骨,文藝復興時期的噴泉上立著教宗雕像。
埃村以中央城堡為圓心展開,環形街道構成三個同心圓。主街從東到西穿過村莊,色彩繽紛的老房屋有陽台、凸窗、尖山牆,小徑中間有可愛的細窄小屋。到處是鮮花和各種別出心裁的裝飾品,讓人感到置身於喜慶的節日。
山上的中世紀城堡守護著這片舒適之地,現在只留遺跡。LEON BEYER葡萄莊園成立於1580年,老酒窖至今還在使用。
里博維爾 遊人如織
里博維爾(Ribeauville)坐落在森林覆蓋的孚日山下。村莊入口Octroi房子曾是徵收貿易稅的地方,現在是遊客中心。房前建於1909年的葡萄種植者噴泉,記載了葡萄種植在當地經濟中的重要性。
里村居民5000人,一條主街,18世紀的市政廳,文藝復興時期的噴泉廣場。民居是15至18世紀德國風格的木筋屋,家家戶戶種花,裝飾可愛的掛件。主街盡頭高聳著13世紀的防禦塔樓兼鐘樓。
村莊周圍山坡從中世紀就種植葡萄。遠處山頂中世紀領主修築的三座城堡遺址俯瞰著村莊。村裡有三個特級葡萄園和酒窖、溫泉浴場與賭場,葡萄種植村莊結合現代城鎮的優勢吸引很多遊人。突然傳來馬蹄聲,清潔工駕駛馬車收垃圾,居民多麼注重環保。
亞爾薩斯人的烹調技術與釀酒水平相比絲毫不遜色。用白葡萄酒醃泡牛羊豬肉,加土豆蔬菜香料慢燉,蒸鍋端上桌,酒香撲鼻;德國酸菜蹄膀、蜜汁烤蹄等搭配法國美酒,相得益彰;薄麵皮鋪上奶油乳酪、煙薰或鹽醃肉絲、洋蔥,澆上白葡萄酒點燃,或者用木炭烘烤,店主強調這是火焰烤餅,不是披薩;最普通的麵食是椒鹽卷餅,外脆內軟。法國人的浪漫情結和德國人的實用主義又一次完美結合,法德文化在長期共存中碰撞出燦爛火花。
在亞爾薩斯地區,生活是一種藝術的享受。
Tips:KUTZIG專線旅遊中巴從科爾馬火車站出發,從北向南停靠六座法國最美麗的葡萄酒村莊,最節省時間。一日票每人52歐元,任意上下車。公交便宜但車次少,等車費時間。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