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頻道

* 拖拉類別可自訂排序
恢復預設 確定
設定
快訊

探望生病父親返美被捕 女子持綠卡加州生活30多年

一洲焦點/兩組數據看美中拚新關稅、川普百日的虛與實

川普有罪/川粉報復性威脅 12陪審員遭「肉搜」

前總統川普封口費案經陪審團裁定全部34項罪名成立後,12名陪審員正面對「川粉」的人肉搜索和報復性威脅。(美聯社)
前總統川普封口費案經陪審團裁定全部34項罪名成立後,12名陪審員正面對「川粉」的人肉搜索和報復性威脅。(美聯社)

紐約州高等法院陪審團一致裁定前總統川普封口費案全部34項罪名成立後,一如事前所料,12名陪審員正面對「川粉」的報復性威脅,要過回正常日子肯定非常艱難,他們僅獲得法院下令的匿名保護,但這種保護卻何其薄弱。

封口費案開審前,法官默欽(Juan Merchan)同意檢察官的意見,頒令有關陪審員的大部分資訊必須密封,川普的律師也未反對。

然而在裁決後,一夜之間在極右網站論壇上出現「人肉搜索」,網民威脅使用暴力,試圖公開找出12名陪審員的身分,對可能的陪審員「大起底」及互相分享,包括他們的姓名、住址及其他個人信息。

追蹤網路極端主義的專家表示,過去24小時內的暴力言論數量,與聯邦調查局2022年8月搜查川普在佛州的海湖莊園後的數量一樣多。

一些暗示性的說法,包括「希望這些陪審員能夠面對街頭正義」、「如果川普法律團隊中有人洩露陪審員的姓名,那不是很有趣嗎?」

儘管陪審員受到匿名保護,但檢方及辯方律師都知道他們的姓名。賓州大學(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法學教授芬克斯坦(laire Finkelstein)預期陪審員的身分終將曝光,而且會是從被告一方爆出。

她建議當局可採取保護行動,包括在陪審員的住家安排警衛,或將他們安置其他安全地方,但她「希望不會走到那一步」。

紐約州參議會民主黨籍司法委員會主席霍伊爾曼-希卡(Brad Hoylman-Sigal)表示,保護陪審員的安全「具有至高無上的重要性」。

專家指出,在網路上業餘式的人肉搜索及起底,往往導致現實生活中的安全問題,在網路上分享個人資訊很容易造成錯誤識別及錯誤指控。

更令人關注的是, 遭起底的不僅是陪審員,連主審法官、檢察官及報導案件的記者,也會成為搜索對象。

非營利組織「戰略對話研究所」(ISD)警告,這些誤導性的說法,極有可能成為個人暴力行為及其他非法活動的催化劑。數據顯示在川普被定罪後僅一天,網路上已有9300條貼文提到「內亂」。

前總統川普封口費案經陪審團裁定全部34項罪名成立後,12名陪審員正面對「川粉」的...
前總統川普封口費案經陪審團裁定全部34項罪名成立後,12名陪審員正面對「川粉」的人肉搜索和報復性威脅。(路透)

川普 紐約州 佛州

上一則

一洲焦點/川普封口費案將裁定、台立法院擴權還是改革?

下一則

英媒:「辛普森」特定劇情雷同川普遇刺 英電視台疑刻意停播

超人氣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