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生/保護心臟健康5步驟 從飲食習慣開始

心臟在身體器官中占有重要地位,由於心臟病仍然是美國的主要死因,因此無論社會或是個人,都需要更重視保持心臟的健康。雖然可能有些個人無法控制的因素,例如遺傳、獲得更健康的食物以及持續的新冠疫情,但可以選擇一些日常生活方式來幫助降低罹患心臟病的風險,甚至可以養成保護心臟的飲食習慣。
上月底,美國心臟協會(AHA)發布年度報告「2023年心臟病和中風統計資料」。該報告深入探討了影響心血管疾病的一些主要因素,例如運動、體重、吸菸、膽固醇、血壓、血糖和飲食;它也指出,新冠疫情的影響很大,因為許多人因此減少身體活動。AHA列舉出的因素可能因人而異,但許多與飲食、營養直接相關,例如體重、膽固醇、血糖和血壓。這份報告再度證實養成好的飲食習慣,是保護心臟和預防新血管疾病的重要性。
心臟病專家達布哈卡(Kaustubh Dabhadkar )博士接受Eat This, Not That!網站採訪,分享了一般人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實施的五個簡單飲食步驟,可擁有更健康的心臟並降低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富含蔬菜、水果
開始調整飲食習慣前,先問問自己,每天吃多少份水果和蔬菜?因為這些食物對心臟健康有諸多好處。
達布哈卡博士說,富含水果和蔬菜的飲食可以攝取維生素、礦物質和抗氧化劑等身體必須的營養素,來降低罹患心臟病的風險。許多水果和蔬菜含有大量具有抗氧化功能的維生素C和E,此外,水果和蔬菜中鉀含量高,有助於降低血壓。雖然水果含有大量糖分,但水果中的纖維可減慢糖分的吸收速度,避免血糖升高,尤其是與果汁相比。
發表在「內科醫學年鑑」上的一項研究也指出,飲食中蔬菜和水果含量較高的人,發現與心臟病或心絞痛有關的生物標記物(biomarkers)較少。因此,如果希望透過飲食來保護心臟,多吃水果和蔬菜會產生一定的影響。
加入全穀物
盡可能多吃全麥而不是精製穀物,這是保護心臟健康的一大步。全穀物和精製穀物之間主要區別在於,全穀物保留了穀物的所有部分,意即纖維和營養物質仍然存在。但精製穀物,如白麵食和白麵包,是去除了穀物中的麩皮和胚芽以及大部分纖維和有益營養素而製成。
達布哈卡說,全穀物是纖維的極好來源,可以幫助降低膽固醇和降低罹患心臟病的風險,並且含有身體必須的維生素B和E、鎂、硒。Mayo診所也指出,全麥食物有助於降低膽固醇和血壓,這兩者都與心臟健康直接相關。
限制飽和、反式脂肪
達布哈卡說,飽和脂肪和反式脂肪會提高壞膽固醇(LDL)並增加罹患心臟病的風險。 透過限制肉類和乳製品中飽和脂肪的攝取,並避免加工食品中的反式脂肪,可以幫助降低膽固醇水準並降低罹患心臟病的風險。
但是對多數人來說,要從飲食中完全消除這些脂肪很困難。美國心臟協會表示,每天攝入的飽和脂肪熱量不得超過總熱量的5-6%,以2000卡路里的飲食來計算,約是120卡路里。
每周吃兩次魚
達布哈卡說,鮭魚、鮪魚和沙丁魚等魚類富含omega-3脂肪酸,這有助於降低三酸甘油酯、減少炎症和降低血壓,從而降低罹患心臟病的風險。每周吃兩次魚,有助於達到這些必需脂肪酸的攝取量。
對於討厭海鮮或會過敏的人來說,如果每周無法達到建議的魚類攝入量,也可以嘗試服用藥丸形式的omega-3保健食品。但是,在服用之前最好與醫生討論。
早點吃晚餐
最後一個挽救心臟的飲食習慣,也是可以適用於任何晚餐的習慣,不管吃什麼,就是早點吃一天中的最後一餐。這可有助於控制體重,進而保護心臟健康。
達布哈卡說,最近的一項研究結論指出,晚上早點進食有助於避免體重增加。當你吃得早,可以讓身體利用多餘的葡萄糖,而不是將其儲存為脂肪;此外,根據這項研究,晚上晚點吃飯會減緩新陳代謝並增加饑餓感。
控制體重可能是降低罹患心臟病風險的重要因素。根據醫學新聞網站JAMA Cardiology報導,肥胖與一些心臟併發症有關,例如冠狀動脈疾病、心房顫動和心臟衰竭;這並不意味著超重會導致心臟病,但如果已經屬於高危險群,可與信賴的醫生或營養師討論該採取的健康步驟來改善。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