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頻道

* 拖拉類別可自訂排序
恢復預設 確定
設定
快訊

一分鐘看加州╱太前衛釀悲劇 小東京裝置藝術被笑40年

2024房市變化?Zillow點出6趨勢 「更多人有能力買房」

走路就喘、胸口痛 醫師建議:心臟該做復健運動

呂學智建議,每日為心臟進行規律的復健運動,可穩定血壓、告別呼吸易喘的毛病。(圖:台灣衛福部台北醫院提供)
呂學智建議,每日為心臟進行規律的復健運動,可穩定血壓、告別呼吸易喘的毛病。(圖:台灣衛福部台北醫院提供)

從事營造業的工地主任陳先生,除了長年抽菸又有高血壓病史,因工作忙沒時間運動,有天在工地吃飽後午睡,莫名感到胸口劇烈疼痛、喘不過氣,立即被工人們送往醫院檢查,診斷是冠狀動脈心臟病。醫師建議,每日為心臟進行規律的復健運動,可穩定血壓、告別呼吸易喘的狀況。

台灣衛生福利部台北醫院復健科醫師呂學智表示,冠狀動脈心臟病是血管粥狀硬化變性最容易引起的一種疾病,造成冠狀動脈心臟病的危險因子眾多,包含高血壓、糖尿病、高脂血症、肥胖症、抽菸、缺乏運動。

現代人生活壓力重,外食族增加,運動量又普遍不足,造成糖尿病、高血脂、高血壓的人口居高不下,心血管疾病的族群也日益增加,普遍容易造成心血管疾病、心臟衰竭等疾病,走幾步路、爬幾層樓梯就感到喘、累,耐力不足甚至影響日常生活。

一般人透過運動可改善體能、改善心肺功能、提高攝氧量;攝氧量越高,表示身體在運動期間內可提供肌肉更好的供氧量,也意味運動的能力、耐力越高,但由於高強度的運動訓練對於心臟病患者有一定的風險,因此,心臟病患者如何控制風險並達成有效訓練,就需要正確的運動處方。

呂學智說明,患有心臟疾病者,若透過整合性的介入治療,對心臟進行復健,可增進體能,改善或延緩病情,甚至是反轉疾病的進展提高生活品質,減輕活動所引起的症狀,如心絞痛。一般會安排使用心肺運動功能測試,測量病人心肺能負擔的最大運動限度,再依此評估與安排安全有效的心肺復健治療目標與方式,例如運動耐受度。尤其是心臟衰竭、心臟手術術後的患者、有心臟相關疾患的病人,透過心臟復健的治療,可在短期間得到明顯改善成效。

高血壓 心臟病 糖尿病

上一則

旅遊補給站/預訂旅館沒入住 退款3途徑

下一則

移民專頁/OPT工作要與學位領域相關聯

超人氣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