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東非肯亞、坦尚尼亞 令人流連忘返

一個因疫情攪亂腳步的自組東非行程,時隔兩年,終於在今年5月踏上旅程。搭乘的是卡達航空,在卡達杜哈轉機,然後飛往肯亞奈洛比;第二個目的地是坦尚尼亞。
肯亞 目睹弱肉強食
第一次踏上非洲大陸,黃熱病疫苗打了,瘧疾口服藥吃了,防蚊液帶了,但事前完全不知會被水牛背上駐留的大蒼蠅叮到,可痛了。
過去對於各種野生動物,除了在動物園或Discovery頻道觀看外,沒更進一步接觸及了解習性,如今卻能在肯亞廣闊無垠的大草原上,親眼目睹天上飛的、地上跑的及水裡游的各種動物。五彩繽紛的各種鳥類、傍晚洗泥巴浴的象群、一頭領頭羊率著好長一群瞪羚奔跑、伸著長脖子吃嫩葉的長頸鹿,還有迅雷不及掩耳搶我們野餐盒的黑白疣猴、穿著大法官服的哥倫布猴群、掛在樹上睡懶覺的非洲豹……,幾天下來慢慢地可以叫出大部分動物的英文學名,連自己都感動。
當然,弱肉強食的血腥畫面也一幕幕呈現眼前,看到倒地被獵殺的河馬、內臟已被掏空的斑馬及水牛;甚至親眼目睹獵豹分食瞪羚,禿鷹在旁伺機而動,專門撿現成的鬣狗也來分一杯羹,最後出現一頭母獅,銜著僅剩的殘骸皮肉,大搖大擺回去哺育幼兒。
坦尚尼亞 童稚天籟感人
在坦尚尼亞的行程,我們扮演天使,中午將野餐剩下來的餅乾、巧克力、麵包及水果,沿途分送給路邊放牛羊的馬賽孩子。他們實在太厲害了,眼觀四面耳聽八方,車輛還沒到,後方的他們已在路邊開始攔車;分到最後我們已沒食物了,所以乾脆不停車。結果那些期盼卻失望的馬賽孩子居然用石頭砸我們車,也不知是否是從小訓練,一發就打中側邊後窗玻璃,「嘩」一聲,整扇玻璃龜裂。
另一個讓我印象深刻的是坦尚尼亞國家公園裡的廁所,乾淨到超出預期。有一天中午在國家公園野餐後,準備離開前去上了廁所,一個靦腆的女孩正負責打掃,我在洗手台窗前看到一條毛巾上,寫著小小工整的字「TIP BOX」,所以我放了1美元小費,然後準備拍照留念。但她迅速拿起紙條收了起來,或許她心知肚明,知道這是不被允許的行為,但這卻是我最心甘情願付的小費。中午大家沒吃完的午餐,我將內容物合併為三盒,也一併轉送,讓她及家人分享。
臨行秋波,最讓我感動是馬賽鄉村教室裡孩子的歡迎歌聲,不知道沒有屋頂的黃土粗胚牆算不算教室,但天籟美聲是那麼童稚悅耳,就連認真帶誦英文數字的小老師,也頗有大將之風。當時令我深感遺憾的是,帶來的文具早已全數發完,無法及時表達我對他們的喜愛及關懷。
不論是肯亞「野性呼喚、原始悸動」;還是坦尚尼亞「渾然天成 、熱情奔放」,我學習到的課題都是「敬畏自然、廣袤無垠」,東非絕對是「化外之境、流連忘返」。
周刊旅遊歡迎投稿
1.投稿電郵:[email protected]
2.來稿限3000字以下,旅遊中有無要注意事項或交通須知,歡迎一併寄出。
3.照片檔案限JPG檔,不宜過小隨信寄送,並附註圖說。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