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藝/紐約大都會博物館 一覽藝術家的「秋景」

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是欣賞秋景的秘密景點,大都會藝術博物館(The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收藏超過200萬件的藝術品,其中包括了歷代藝術家所詮釋創作的秋景。空曠的農地上,豎立著紀念碑似的乾草堆,這是米勒筆下的秋景;塞尚把秋意凝聚在一盤蘋果裡;來自蒂芙尼工作室的彩繪玻璃窗,描繪出眾所皆知的典型秋景;波洛克則是以滴畫技巧展現抽象的秋天節奏,為傳統的秋景開創出了另類風情。
19世紀法國畫家米勒 「乾草堆秋景」(1874)
19世紀法國畫家米勒(Jean-Francois Millet 1814-1875)的乾草堆秋景(Haystacks:Autumn),位於802號展示廳。米勒的寫實畫風不僅展現出法國的農田景觀,同時也鉅細靡遺地描繪出農民的生活情景。米勒的乾草堆像座紀念碑似地,壯麗輝煌的豎立在秋收過後的農地上,錯落有致的羊群,悠悠蕩蕩的漫步覓食。米勒的畫筆傳神地描繪出農地裡的寂靜秋意。
農地是農民的戰場,農作物收成後,農民的戰績也隨之消失無蹤。米勒畫出了紀念碑似的乾草堆,似乎是向戰績纍纍的農民致敬。仔細觀察,秋收過後仍可見一農民站在乾草堆前工作;濃雲密佈的天空,預言著即將面對的嚴冬;遠處依稀可見幾間農舍,為整個畫面添加了人情味。米勒畫筆下的秋景,在寂靜中流露幾許溫馨。這是一幅向大自然與農民致敬的風景畫。
19世紀法國畫家塞尚 「一盤蘋果」(1876-77)
19世紀法國畫家塞尚(Paul Cezanne 1839-1906)的一盤蘋果(Dish of Apples),位於823號展示廳。這一盤秋天的水果在印象派後期畫家塞尚的畫筆下,成了展現幾何圖形的最佳典範。
畫中的這盤蘋果,擺放在一張鋪著白色餐巾的木桌上,縐褶的餐巾,一半被壓在蘋果底下,一半被這盤蘋果推擠成三角形的背景,乍看之下,令人連想起塞尚最愛畫的聖維克多山(Mont Sainte-Victoire)。放在盤子裡的蘋果,也被堆積成三角形,與背後的餐巾互相應和。這些蘋果以不加修飾的線條勾勒而成,顯得特別傳神。豐富結實的色塊,密集堆積在盤中,傳送出蘋果的重量質感,讓人好想上前拿一顆,有紅、有黃,也有綠的蘋果,再次令人連想到聖維克多山裡的秋葉,一股秋意隨即充滿畫面。
塞尚曾經自信地表示,他可以使用圓柱形、圓錐形和圓球形等簡單形狀,描繪自然。這種創新手法的思維,為後來的立體主義畫派(Cubism)奠定了穩固的基礎;懷抱著這個超越時代的想法,塞尚說,他要以一顆蘋果震撼整個巴黎。可惜當時的巴黎缺乏慧眼識英雄的才能,直到畢卡索(1881-1973)極力推崇塞尚為現代藝術主義之父;塞尚對立體畫派的影響,終於被世人認同。
20世紀美國蒂芙尼工作室 「秋景彩繪玻璃窗」(1923-24)
來自蒂芙尼工作室(Tiffany Studios)的彩繪玻璃窗,名為秋景(Autumn Landscape),位於700號的美國側區展示廳。它描繪出一個詩情畫意的午後景觀,灑落在林木間的日光,魔法似地彩繪出多彩多姿的秋色;深紅色的楓葉、橘紅色的山毛櫸、金黃色的樺木葉,婀娜多姿的排列在左右兩側;玻璃窗的中央,可見遠處山陵背後的霞光雲彩,碧波小溪順著湖光山色一路蜿蜒;寫實逼真的畫面,彷彿可以聽見潺潺的流水聲。這扇彩繪玻璃窗,巧奪天工的捕獲了美國東北岸的經典秋景。
路易斯‧蒂芙尼(Louis Tiffany,1848-1933)於1894年創造出彩虹玻璃(Favrile Glass),改寫了彩繪玻璃的藝術史。彩虹玻璃的特色是,色彩豐富、色調深沉,非常適合描繪自然景觀。
著名的蒂芙尼彩繪燈罩,便是利用彩虹玻璃的特色,呈現出栩栩如生的花草圖案。根據博物館的說明,這扇彩繪玻璃窗,是於蒂芙尼工作室首席女設計師諾斯羅普(Agnes Northrup, 1857-1953)的作品,她擅長於抒情的風景畫,對於花草林木的描繪,尤其生動。
1923年,一位麻州房地產大亨為了裝飾他的波士頓豪宅,向蒂芙尼訂購了這扇高達335公分的彩繪玻璃窗,卻始終沒有送達波士頓,目前陳列在博物館內,為市井小民提供一飽眼福的機會。
20世紀美國畫家波洛克 「秋天節奏」(1950)
波洛克(Jackson Pollock 1912-1956)的秋天節奏(Autumn Rhythm),位於919號展示廳。這幅抽象畫布滿錯綜雜亂的線條與反覆重疊的單調色彩。靜心再看,那些不經意混淆成塊的色彩,以集中的密度,逐漸表達出一種立體感。黑白交錯的畫面,浮現出灰色的點滴與色塊,還有許多界於黑白之間的混淆色調,沒有方向感的線條,彎曲轉折在畫面上展開一段旅途,一段沒有起點、也沒有終點的旅程。這是滴畫派大師波洛克所詮釋的秋景。
波洛克以滴畫技巧創作聞名,他以從油桶中滴落的圓點和線條,代替了傳統畫筆,即興的情感意識,取代了謹慎的構圖思維。波洛克要發揚光大的是。獨一無二的個人內在情感,而不是學院派的傳統技術。他的新創法擴展了表現藝術的領域,實踐了藝術家最可貴的創意精神,也為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提供了獨具風格的秋天景觀。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