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一書/廁所裡的心理學

心理學和社會學等,都有一個特色;前面可加上任何詞,即變為一個特殊範圍內的探索。「廁所裡的心理學」一書作者莫瑞次‧柯敘訥(Moritz Kirchner,筆名柯聰明)擁有心理學學位和政治學博士學位,以100堂課的架構,將一般人所遭遇到的人生難題、人際障礙,和其他各種如雜亂的毛線球一樣梗在心上的疑難雜症,濃縮成100堂心理學課,期望讓讀者讀懂自己、讀透他人。
若你有以下任一項特質,請立即翻閱本書:
☑每天都會蹲馬桶
☑想讓人覺得自己很聰明
☑想知道那個他/她到底在想什麼
☑經常自問自己究竟為什麼要那樣做
☑想了解心理學到底是什麼玩意兒
平均來說,我們每天會花14分鐘蹲馬桶,既然如此,何不善用蹲馬桶的寶貴時間,學點真正有用的東西?
我們先來看看此書的前10堂課及後10堂課:
第1堂課 心理學到底是什麼?
第2堂課 有關心理學的迷思(以及如何解構)
第3堂課 威廉‧馮特:始作俑者
第4堂課 馮特的廁所
第5堂課 精神分析(#都是童年的錯)
第6堂課 佛洛伊德:心理學界的老色狼
第7堂課 佛洛伊德和第一代辣媽(MILF)
第8堂課 佛洛伊德的廁所
第9堂課 安娜‧佛洛伊德和心理防衛機制
第10堂課 投射測驗
~~
第91堂課 根據勒溫理論,對自我領導風格做個小心理測驗
第92堂課 變革型領導
第93堂課 偉人理論:試圖反擊的父權主義
第94堂課 黑暗三角人格:我的上司是病態
第95堂課 馮‧恩圖的「內心團隊」
第96堂課 賽局理論是很嚴肅的
第97堂課 席爾迪尼的七項說服原則
第98堂課 促進型交點與預防型焦點
第99堂課 給自己的廁所心理學家的使用手冊
第100堂課 結業不是一切:如何可以融會貫通心理學
(本欄由紐約世界書局提供,購書專線718-746-8889轉6263)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