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頻道

* 拖拉類別可自訂排序
恢復預設 確定
設定
快訊

彭博:恒大創辦人許家印 遭中國警方上銬帶走

全美最貴 華府托兒費年逾2.4萬 比公立大學學費還貴

新聞眼/我有78年前《LIFE》 封面是她

1944年4月24日出版的這期《Life》封面,即為伊麗莎白的大幅黑白照片,左下小標題是「伊麗莎白18歲了」。(作者提供)
1944年4月24日出版的這期《Life》封面,即為伊麗莎白的大幅黑白照片,左下小標題是「伊麗莎白18歲了」。(作者提供)

9月8日,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辭世,舉世哀悼,萬民同悲;她執掌大英帝國象徵性元首權柄長達70年,她的傳奇經歷及非凡人格不斷被全球媒體報導稱頌。這位英國女王從公主開始,生活動態就一直為報刊所關注報導。我收藏的美國1944年和1953年年代出版的兩本《Life》畫刊,圖文並茂,描述伊麗莎白成年前後的不少軼事趣聞;尤其是多幅黑白相片,鮮明生動地展現女王青春時代的獨特風采。

1944年4月24日出版的這期《Life》封面,即為伊麗莎白的大幅黑白照片。小標題是「伊麗莎白18歲了」,她端坐於一個彎背椅上,長相美麗,笑容燦爛,一頭鬈髮,掛著三串珍珠項鍊,身著圓領女式西裝;她正視前方,眼睛清澈,眼神專注。雖說僅18歲,但看去卻十分端莊成熟。

18歲是西方國家認定的成年年齡。雜誌所載文章《伊麗莎白18歲了》,透露了女王鮮為人知的不少故事。大致可分以下兩類(註:文章保留當時的時態):

一、皇家地位

伊麗莎白在1944年4月21日生日當天,收到父親喬治六世的所送的第18個生日禮物,即珍珠項鍊。如果是在和平時期,她繼位應無大礙,但當時是二戰末期,戰爭使人生死莫測,所以文章作者含蓄寫道:等待(繼位)的還有一位女士,即伊麗莎白唯一的妹妹瑪格麗特(Margaret)(1930-2002);伊麗莎白的正確頭銜是「假定繼承人」(Heiress Presumptive);但假設其父再有一個兒子,那麼他將替代伊麗莎白而成為康沃爾公爵或威爾斯王子。所以,根據嚴格的英國王朝傳統,伊麗莎白是不能獲得以上頭銜的,但她至少可獲得皇家公國等領地之一。

英國從未有國王把女兒封為「威爾斯公主」(Princess of Wales);這年3月喬治六世宣布:伊麗莎白將不會進入大學或戰時服務,而將繼續接受為女王位準備的私人教育。《Life》駐倫敦記者Jacqueline Saix報導說:按憲法,在伊麗莎白18歲時,若其父去世,她將作為Queen Regnant ( 王后)登基;在她21歲時才能達到法定年齡而成為女王。

二、個人生活

關於金錢:伊麗莎白18歲時,每年可掌握相當2.4萬美元收入,這是由英國議會按照「民事清單」基金支付的。她還控制著數目不詳的遺產。這些錢用以支持她和妹妹瑪格麗特在戰時共同居住的鄉間別墅開銷,包括私人教師的工資、傭人薪水、購買衣物等。實際上,伊麗莎白經手的錢只有每周1英鎊(約4美元),其餘的金額均由女王的司庫(Treaurer)來分配。

關於相貌穿著:伊麗莎白有著淡棕色頭髮,藍灰色眼睛和清晰健康的皮膚。她最近買了第二件條紋貂皮大衣。她現在凡是穿著都要去找女王的時裝設計師Norman Hartnell。

關於教育:Marion Crawford女士負責伊麗莎白的教育,此人32歲,是一名綽號「小龍蝦」的能幹蘇格蘭婦女,她的教育工作得由內閣批准。伊麗莎白可能是第一個被教授美國1776年以後歷史的英國皇室家庭成員。歷史是她最感興趣的科目,因為她和所有的歐洲皇家家庭都有親戚關係。她的考卷是由不同的大學教授所批改。伊麗莎白學得最好的前三項學科是:歷史、文學和法語,她的數學是最差的學科。她興趣廣泛,不僅會彈鋼琴、畫畫、唱歌跳舞(喜愛芭蕾),而且會游泳、開車、騎馬,還能射擊。她通常以輕微而真實的聲音歌唱「Charlie Is My Darling」或「Over the Sea」。

關於社會活動:伊麗莎白僅僅乘過一次倫敦地鐵,從未乘過倫敦公共汽車。她也從未去過電影院,因為在皇宮裡可看電影。當她和父親一起在溫莎大公園騎馬時,身旁沒有王室侍從陪伴,她叫父親「Dad」。遠遠走在他們前後的有馬伕和士兵,一旦相遇,他們不必向國王和公主行禮。

關於婚姻:伊麗莎白父親憂慮的是,女兒可不要只是來一場「權宜婚姻」。目前看來,伊麗莎白還沒有認真考慮過任何人;維多利亞女王曾向阿爾伯特王子求婚,公主伊麗莎白可能也會效仿,當她考慮成熟時。根據英國憲法,駙馬不必有皇室血統,但必須有新教信仰。

關於個性:一位筆跡專家在分析伊麗莎白11歲時的雄渾簽名後指出,她的個性是:果斷、情緒多變、深情、固執和敬業。

在正常時代,當年(1944)應該是伊麗莎白喜慶成年,初次登台於英格蘭社會;白金漢宮往常會舉行宮廷迎春活動,先是Eton-Harrow的板球比賽,然後再開一場巨型的花園派對。但對伊麗莎白來說,這一切已永遠失去,除非戰爭明天結束。取而代之的是,伊麗莎白今年的衣物優惠券只有44張。她在鄉間別墅只跳過十幾次小型舞蹈。顯然,伊麗莎白是在一個錯誤的年分成年了。

此文所附幾張照片顯示伊麗莎白的青春風采。一張是她在溫莎大公園的皇家休息室裡彈鋼琴;一張是她和妹妹瑪格麗特去年聖誕節時在啞劇Aladdin裡登台歌唱,歌詞大意是:我手臂裡永遠不會抱一個女孩?那次表演是在溫莎的waterloo Chamber,伊麗莎白還跳了一場踢踏舞。

此文所附幾張照片顯示伊麗莎白的青春風采。一張是她在彈鋼琴;一張是她和妹妹瑪格麗特...
此文所附幾張照片顯示伊麗莎白的青春風采。一張是她在彈鋼琴;一張是她和妹妹瑪格麗特登台歌唱。(作者提供)

有三張照片拍攝了伊麗莎白和她父親喬治六世在一起的情景。其一,她站在父親坐著的椅子旁邊看著父親手中不重要的官方文件,但她不能獲悉軍事祕密。拍攝者特意指出:那紅色急件箱是鎖著的。其二,女王和小女兒瑪格麗特笑著觀看丈夫喬治六世和大女兒伊麗莎白共拎一桶水參加救火演習。其三,研習結束時,父親和伊麗莎白一起在河邊收拾水管。此照註釋透露:伊麗莎白身高5英尺5英寸,還在發育中。

1952年2月6日,喬治六世病逝。按照英國憲法,大女兒伊麗莎白公主繼承,成為伊麗莎白女王二世;但其加冕(Cronation)卻要等到次年6月2日。

1953年4月27日出版的《Life》雜誌封面便是時年27歲的伊麗莎白女王官方彩色加冕像,內文又詳細描述英倫三島全國歡欣鼓舞迎接女王加冕的各種準備事務。

1953年4月27日出版的《Life》雜誌封面便是時年27歲的伊麗莎白女王官方彩...
1953年4月27日出版的《Life》雜誌封面便是時年27歲的伊麗莎白女王官方彩色加冕像,內文又詳細描述英倫三島全國歡欣鼓舞迎接女王加冕的各種準備事務。(作者提供)

加冕照上的女王,站在金飾王位座椅旁,她頭戴王冠,身著無袖拖地雪白色長裙,左肩斜披深藍色緞帶,項鍊、耳環、手鐲及戒指均為白色鑽石製成。此時的伊麗莎白仍在青春年華,看去雍容華貴、神色莊嚴,眼睛凝視前方,自然下垂的右手握住平伸的左手,似乎暗示她將繼承父志,牢牢執掌大英帝國的象徵性權柄。

由A.P.Herbert撰寫的長文《Here comes the QUEEN!》,配以多幅漫畫,生動詳細地描述了為女王加冕登基,英國各行各業正加緊準備各種必需的物品,國會政府部門周密設計加冕出席人員的服飾及座次等,其中內幕不少,花樣繁多,反映出大英帝國王朝禮儀之繁複,耗用物資之奢華,民眾擁戴女王之熱誠等等。

首先是那頂王冠。它重約2.5磅。以一個銀製圓環為基座,上面鑲嵌著依照橡樹葉及橡樹籽等圖案製成的不同飾物,總共用了2783顆鑽石、277顆珍珠、18顆藍寶石、11顆翡翠、5顆紅寶石。

其次是加冕所穿皇家國袍(The royal Robe of State)。據載,此長袍是按伊麗莎白意願以白緞製成,長約20碼(yard,換算公制應為18米多),寬約21英寸。英國婦女Zoe Hart Dyke於1932年在倫敦以南建立了該國第一個絲農場,她以5000隻蠶起家,後已擁有400萬隻;她的9萬隻蠶所產絲緞便用於女王登基所穿國袍。

設計此袍的是1896年便加入Warner & sons公司的著名裁縫J.W.Beard先生,這已是他設計的英國第四件加冕國袍;一名17歲的英格蘭農村女工擔負以老式紡機編織國袍主要部分的重任,而皇家學校的不少女學生也參與了此項精細繁重的工作;此袍每平方英尺就有1.6萬個絲質切片,又夾以金絲刺繡,再用細薄貂皮鑲邊;每晚在裝入玻璃長盒的未完工國袍四周,都有警察、燈光及警犬守護。

由於英國皇室認為:紫色是古希臘人及古羅馬帝王專用之色,所以也應是我們基督君王重要儀式之主色。伊麗莎白女王此次登基時,在接近西敏寺(Westminster Abbey)時便穿紫色國袍,而進入教堂正式加冕時刻再改穿白色國袍,由此可見英國女王登基服飾之規範和講究。

正文透露大量細節更使讀者感受到全國民眾對新晉女王的喜愛和期盼,畢竟她還未到中國人所說的「而立」之年,仍是一位青春女王。

各行各業都在忙碌。從1952年初到1953年春,英國文藝界便開始創作以女王加冕為主題的各種作品。Benjamin Britten在寫歌劇,桂冠詩人John Masefield在寫頌詩;旅遊業在生產各式紀念品,從「愛之杯」到馬的銅飾品;倫敦皇室在擴建宮廷房間,並擴大宮廷短褲之生產;全國學校的孩童都在練習芭蕾舞;46個軍樂隊在忙著排練;英國鐵路公司正在油漆800個火車站及裝飾一新;Norwich將在所有沿街地面建造花壇;利物浦將在一條馬路旁栽種長達1英里的裝飾樹;Ramsgate將舉辦有5000個兒童參加的大型茶會;在Essex,著名工匠Parrack先生正縫製拼接一面長達十英里的喜慶大旗,每面小旗就接近3米之長。

更有意義的是這幾件事:其一,在Brighton,市政當局除了在鄰近海面上布置大量泛光燈,還專門沿街建造一座座種植可散發香甜味的花種之花壇,說是為了讓盲人也能享受喜慶氣氛。其二,在Dartford,預產期定在1953年6月2日的5個幸運嬰兒正受到醫院人員的格外照顧,屆時他們將都會收到與加冕有關的特殊紀念品。

執筆寫完本文時,伊麗莎白女王的西敏寺國葬儀式(2022年9月19日)已順利完成。

撫今思昔,歷史不朽。斯人已逝,形象永存。上述《Life》雜誌大幅封面上的伊麗莎白女王青春影像,不禁令人感慨傷懷。

這三張照片拍攝了伊麗莎白和她父親喬治六世在一起的情景。上為她站在父親旁邊看文件。...
這三張照片拍攝了伊麗莎白和她父親喬治六世在一起的情景。上為她站在父親旁邊看文件。中是女王和小女兒笑著觀看丈夫和伊麗莎白共拎一桶水參加救火演習。下為演習結束時,父親和伊麗莎白一起收拾水管。(作者提供)

英國女王 皇家 教育

上一則

吃貨/10家博物館 飲食探索趣

下一則

旅遊/挪威羅弗敦 探訪北極圈秘密仙境

超人氣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