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故事/懷舊一條往避難所的路 療癒心靈

如果你的婚姻正面臨危機,心理醫師可能會建議你們重返青春現場,重尋當年點滴,站在感情的磐石上,當下的不快,就只是小碎石一般的,一腳踢掉就沒事了。什麼是重返青春現場?結伴(未必要攜手)看部老電影,或許就是一帖舊情復燃的良藥。
如果你的父母愈來愈健忘,健忘到讓你懷疑他們腦內是否有「斑塊沉積」在作祟時,除了正統的醫藥治療,另類的「回憶型治療」,透過老照片、舊物品或音樂等,來引導老邁的父母主動憶往……,陪他(她)看部老電影,或許也是一連串「延緩惡化」的刺激。
今夏電影院嘗到了疫情過後的甜頭,不只是民眾走進電影院,尤其是中年人增加,結伴觀賞的人增加,更不乏初老的影迷。
6月下旬是第一波,湯姆克魯斯主演的「捍衛戰士2:獨行俠」(Top Gun: Maverick)一登場,新舊對比的照片貼滿了社群平台,感覺老湯粉都在尖叫。上映五周時,全球票房即突破10億元。
7月是第二波,傳奇搖滾巨星傳記電影「貓王」(Elvis)接棒,上映首周即榮登北美票房冠軍,與「捍衛戰士2:獨行俠」(Top Gun: Maverick)並列第一。
媒體引述華納兄弟發行總裁高斯坦(Jeff Goldstein)的話:「我比較不在意誰是第一、誰是第二,我比較在意我們得到如此高的票房數據,因為這類觀眾回歸電影院的速度最慢。」
「捍衛戰士2」吸引許多1986年首集電影的影迷,「貓王」約六成的觀眾,年齡超過35歲;較高年齡層的觀眾,應是疫情後最猶豫是否返回電影院的族群。
華人的社媒平台,有不少文章回味青春往事,夫妻好友結伴重返電影院,觀看熟悉的劇情、歡看「和我一樣變老」的主角,聆聽我那個年代收音機裡傳出來的流行樂曲。
或許你認為「懷舊」不就是行銷的手法嗎,也行。行銷總是挑逗人的感官與感情的。
研究者說,懷舊是對過去的事件、經歷、對象、地點或個人聯繫的一種強烈渴望或巨大的感情反映。懷舊往往是由感官刺激引發的,例如氣味、歌曲、或影像;它也可能是談話、可能是記憶,可能是被遺忘的經歷;它可能是片段,也可能是整段。
讓我們引用心理學家的一段話:「當你轉回過去享受的舒適、安全和愛的感覺時,懷舊就是一個避難所。」
「懷舊」行銷的數據顯示,在第一次新冠疫情期間,懷舊(Nostalgia)關鍵字被提及次數從1300萬增加到2440萬,增長了88%。也有研究顯示,懷舊可減少無聊與降低焦慮,擁有共同回憶的夫妻,也被證實生活中較親密快樂。
我們有點對不起喜歡懷舊電影的朋友,這期周刊的內容應早些推出,讓我們提早懷舊!是的,其實我們早已烹調,但在正要上菜之際,因有更具時效的「這些人、那些事」正在發生與發展,因此按了煞車鍵、也讓了路,讓具有新聞性的封面故事先行。
懷舊也是一種時髦與新潮,我們先來看看有關時髦電影「貓王」的報導,然後還有連續四頁的懷舊電影名單,可收口袋裡。
翻頁之前,不妨拿起你的手機,先掃一下面幾個QR Code,懷舊的歌聲就是有點舊,但有何關係,我是懷我的舊,歌聲和回憶難免都有點不清晰,也正因懷舊難免不精確,面臨危機時,懷舊也就展現了「寬容」的附加價值啊。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