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外就是氣候變遷」直擊格陵蘭暖化最前線
前言:自1980年起,格陵蘭氣溫每10年上升華氏33度,是全球暖化速度的4倍,冰蓋融化,到本世紀末海水會上升1英尺,大家都成氣候難民。本報推出「解凍格陵蘭」系列報導,帶讀者直擊格陵蘭現場。
「你只要抬頭看窗外,氣候變遷就在那裡。」64歲的格陵蘭前總理庫皮克‧克雷斯特說。窗外正是高如大樓的雪白間或泛著藍光的冰山,錯落海上。
冰若全部消融 海平面將上升22英尺
當氣候變遷已成全世界最迫切的危機,位於北極圈內的世界最大島格陵蘭成了暖化最前線。面積是台灣60倍的格陵蘭,八成被最厚達3公里(約1.86英里)的冰原覆蓋。科學界已有共識:如果格陵蘭的冰全部消融,世界海平面將上升至少7公尺(約22.9英尺)。這將是世界浩劫。
全球融冰主要來自南極與北極的格陵蘭:與南極洲不同,格陵蘭還住著人。氣候變遷衝擊的不只是氣溫、地貌、生態,更有變遷下的人如何調適求生。
於是,我們來到格陵蘭。「解凍格陵蘭」採訪團隊由企業歐萊德發起,與聯合報、願景工程基金會合作,在氣候變遷現場直擊,為讀者記錄與解讀這場攸關人類未來的氣候危機並尋找解答。
改變大氣洋流 造成極端氣候和野火
「當你站在伊魯利薩特峽灣高地看著冰山崩解,其實你正目睹讓海平面上升1%的融冰滑進大海。」冰河學家威廉‧柯根說。伊魯利薩特冰川是格陵蘭最大冰川,聯合國列為世界遺產。百年前的鐵達尼號撞上的巨大冰山,極可能就是由此漂流出海。
在北極圈消融的,不會只留在北極,而是流向世界;改變大氣、洋流,造成極端氣候,引起野火、乾旱、洪水與颱風,造成無數生命和財產的損失。
由1992到2017年,格陵蘭已失去4兆噸的冰。如何能讓融冰停止?
連續3年研究 結論:減碳、減碳、減碳
「聯合國IPCC(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發布的氣候變遷報告引用無數科學家研究,連續三年的結論都是:減碳、減碳、減碳。」柯根說,再多的報告並不會改變現況;「今年IPCC報告發表後十天,威爾史密斯就(在奧斯卡頒獎典禮)打了克里斯洛克一巴掌」,報告就沒人理了。
世界氣候基金會主席彥思‧尼爾森指出,社會需要凝聚由下而上的力量,「否則不斷討論氣候變遷,也很少帶來改變。」民眾成為積極的選民與積極的消費者,從公民社會對政府和企業施壓,迫使提出積極對策,「這可能是最重要的改變力量。」
他舉例,丹麥青年世代對氣候正義的關注與要求,迫使12個政黨提出氣候相關政見,讓「氣候變遷」成為大選重要議題,「這也可能發生在其他國家」。
城市氣候政策 成為大選重要議題
當世界各城市都在比賽氣候政策,美國與台灣年底都有選舉,都該把氣候治理納入政策辯論清單。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