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改變了世界 戈巴契夫拆除鐵幕、黛妃解脫王室束縛

8月30日,全球媒體大幅報導黛安娜王妃逝世25周年,追憶她短暫的一生;這位改變英國王室傳統的媒體寵兒,即使離世也還是寵兒。
「在所有渴望閱讀關於她每一個字的人中,黛安娜是最飢渴的那位。」本期世界周刊提出另一個並存的觀點「媒體同樣也是黛安娜王妃的寵兒」,在鏡頭蜂擁而至之前,她已擺好了姿態與背景,雙方共舞。當然,你也可以反駁這個看似「褻瀆」黛安娜的觀點。
同一天,一位改變世界與當年世局的領袖年老辭世,全球媒體回到前蘇聯領導人戈巴契夫身上,倒帶鎖定他的一生與功過、蘇聯與俄羅斯的前世今生、冷戰是誰的勝利。
「因為他,我們才有了許多東西…像是必勝客。」在父子的劍拔弩張下,有智慧的總是老媽。本期世界周刊從戈巴契夫的披蕯廣告中,提供讀者從兩種對立的觀點中,尋找有共識有交集的第三意見。
噢,說到交集,我們也找到這兩位同樣改變世界的他和她、老和少,有個交集----雷根總統。
37年前,1985年11月,雷根總統主政,英國王室來的訪客,帶給白宮興奮的氣氛;當時紐約時報頭版圖文並茂報導「英國人來了,華盛頓被征服了。」這是黛妃第一次訪美,這一年她才24歲。在查理王子和黛妃來訪的四年前,第一夫人南西參加了他們的婚禮。南西是如何看待王子和公主的婚姻,怎一開始就「太擠了」,藏著第三者。
37年前,1985年,也是11月,雷根總統帶著招待黛安娜後的餘溫, 趕赴日內瓦,和另一巨星碰頭,點燃另一熱情,準備為冷戰版的「戰爭與和平」寫腳本。
這場雷根和戈巴契夫的第一次接觸,是兩人在之後四年共五場峰會的序幕。「意外的和平」中譯本記錄這些「意想不到的談判、突如其來的和平」典藏了細節;老暖男交手,像貓一樣,爪子若隱若現…。
好吧,請翻頁看文章,你可以先播放電影「辛德勒的名單」的主題曲,(要選小提琴大師帕爾曼演奏的),像在告別式現場,送戈巴契夫最後一程;當翻頁看黛妃的文章時,再切換為電影「周末夜的狂熱」主題曲Night Fever,想像她在白宮和約翰屈伏塔共舞時散發的魅力;這都是時代遺產。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