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仁說財經/通膨與衰退 哪一個對我更糟?

美國經濟正處於危險之中,在第二季經濟成長率再度萎縮後,可能已經陷入衰退;但經濟指標喜憂參半,加劇了前方的不確定性。
經濟學者和政策制訂者爭論的核心在於,一個對美國未來具有重大影響的基本問題:通膨(inflation)和衰退(recession)哪一個更糟?
似乎沒有人同意其中之一比另一種更糟。
透過大舉升息,聯準會(Fed)正在押寶,如果經濟衰退能夠緩解40年來增速最快的消費者物價,那麼冒險讓經濟衰退是值得的。
但許多經濟學者和立法者反對這種想法,認為所謂的經濟衰退的治癒方法,將遠比通貨膨脹更糟糕。
以肯定的是,Fed希望避免這兩種情況;它的目標是實現「軟著陸」,也就是在不完全扼殺需求的情況下,將利率提高到足以減緩需求的程度。這是最理想的結果,但Fed承認,堅持軟著陸的前景變得愈來愈困難。
左派的Economic Policy Institute主任比文斯(Josh Bivens)在7月初的一篇博客貼文中寫道,「Fed至今的行動並不必然造成經濟衰退,但它們已經增加了衰退的可能性。」
這給我們留下兩個潛在的結果:過去一年中出現的那種通膨繼續加劇,或者經濟衰退導致物價下跌,同時可能會增加失業率並抑制工資成長。
支持通膨一方 「衰退更壓低工資」
比文斯堅定地站在「高通膨不好,但衰退更糟」的陣營中;這主要是因為經濟衰退對勞動市場的影響。他說,「經濟衰退其實上意味著你的經濟平均水平更差。」
通貨膨脹顯然侵蝕了人們的工資,這是一件壞事。7月消費者物價按年計算上漲9%左右,而工資僅上漲5.3%。但是比文斯說,「我們對衰退的了解是,它們比通膨更可能壓低工資。」
雖然反對者提出一個主要論點:通貨膨脹通常伴隨著棘手的心理問題,一旦物價不斷上漲的想法深入消費者的心理層面,就會形成難以打破的自我實現循環。比文斯說,這不是開玩笑,但據他估計,「我們還沒有到那一步。」
在美國,通貨膨脹率在過去40年大部分時間裡,一直保持在每年2%左右。正因為如此,他認為,人們大多預計近期9%左右的通膨率不會持續下去。
他說,「我們應該信任這些期望和可信度。」
參議員華倫(Elizabeth Warren)是這個陣營中的另一個重要聲音,她認為當前通膨的根本原因遠遠超過Fed的能力範圍,包括由疫情和烏克蘭戰爭造成的供應鏈混亂。
華倫在《華爾街日報》的一篇專欄文章中寫道,更高的利率不會解決飆升的能源價格,而且「這樣做不會打破鮑爾(聯準會主席)在1月承認的企業壟斷,『只因它們想要就可以恣意漲價』」。
當Fed升息時,人們和企業借錢的成本就會更高,這促使每個人減少開支。隨著需求枯竭,企業放緩招聘、減少工時或裁員。
華倫寫道,「這將使數百萬人、尤其是低薪者和有色人種的薪水減少或根本拿不到薪水。」
支持衰退一方 「可完整清理經濟」
其他人則認為,經濟衰退雖然也不理想,但不一定會是災難性的。他們甚至可能是健康的。
許多主張經濟衰退而不是通膨的人指出,1970年代通膨失控飆升,在1980年達到14%的峰值。在當時的Fed主席沃爾克(Paul Volcker)的監督下,80年代初經歷了痛苦的升息和隨後的兩次衰退,最後才終於打破通膨周期。
經濟學者史密斯(Noah Smith)在一篇貼文中寫道:「現在溫和的衰退遠比嚴重的沃爾克式衰退要好得多,如果衰退預期變得根深柢固,這將是平息通膨所必需的。」
並非所有的衰退都是平等的。根據美國國家經濟研究局的數據,自1857年以來,美國已經歷過34次衰退,平均大約每五年一次。平均而言,每次持續約17個月。這意味著美國已經擺脫了許多經濟衰退。
史密斯在一篇題為《是的,我們可能正處於衰退中,這很好》的文章中寫道,「人們傾向於原諒輕微的衰退,但對高通膨的反應真的非常非常強烈。」
但經濟衰退真的是一件好事嗎?經濟周期研究所(Economic Cycle Research Institute)聯合創始人阿楚坦(Lakshman Achuthan)說,有時是這樣沒錯。該研究所為全球22個經濟體判定衰退時間。
他指出:「經濟衰退可能會對整個經濟作出完整的清理,迫使效率低下的大型企業倒閉,並為更靈活的競爭對手騰出空間,這些競爭對手可以更好地滿足客戶需求。」「這次經濟在疫情之後發生了夠大的變化,新的商機必然會出現。」
阿楚坦點名最近經濟低迷時期出現的一些創新業務,像是成立於2008年的Airbnb、Uber優步,和成立於2009年的WhatsApp,它們都在2007-09年的經濟大衰退中崛起。
美國現在是否處於衰退,絕大幅程度是一場語義辯論。因為跡象顯示經濟正在降溫:住房需求正在放緩,消費者信心正在下滑。
在大多數衰退中,聯邦紓困措施是刺激經濟和恢復消費者信心的典型方式。這次,這些財務生命線不太可能有效。
比文斯說,「如果相關說法變成『我們必須經歷經濟衰退,只因我們在2021年超支』,這會讓人懷疑不會有任何緩解措施被提出。」「而我認為這會是一個錯誤。」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