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頻道

* 拖拉類別可自訂排序
恢復預設 確定
設定
快訊

勾結中國詐團「騙人買禮卡」 3華男洗錢250萬元

馬斯克:邊境移民問題有多嚴重 我要親自去看看

旅遊/福建土樓群 客家文化瑰寶名揚四海

振成樓的樓主是清末秀才林遜之,曾與孫中山、黎元洪參加辛亥革命。(圖皆由作者提供)
振成樓的樓主是清末秀才林遜之,曾與孫中山、黎元洪參加辛亥革命。(圖皆由作者提供)

20世紀60年代中美冷戰期間,美國衛星每天環繞地球,拍到中國南方有大而圓的建築物;80年代中美關係恢復,美國派人到中國,才明白那些圓形建築是一座座土樓民居。自此,福建土樓在世界出了名,成為著名旅遊景點。2018年我回廣州,決心去看福建土樓,排定兩天行程,希望能看到所有的土樓。

震後修復 日本人想學

到達福建永定縣當晚下榻客棧,是間兩層的小土樓。福建土樓始建於宋朝,到明、清朝時期逐漸完善,並一直使用至今。

福建土樓是客家人所建,客家人是逃避戰亂遷徙至當地的中原人,主要集中在贛南、閩南和粵北地區生活。早先,客家人到這三省交界地區,是一片荒涼的原始地帶,有野獸蟲蛇出沒,且常常遭遇土著「佘族」的襲擊。

客家人於是搭起茅寮木屋棲身,然後建圍牆,以生土製造坯磚。他們就地挖取泥土,加入配料,一是用黏土、竹枝、木條、碎瓦礫、石塊,以增強牆的韌度;後期用三合土──黃泥、石灰、沙來築牆,建成1至1.5公尺厚的圓形圍牆。圍牆建成後,以同心圓分層次,內建四、五層高樓。每層間隔30到60個房間,大小不同的土樓可住200到400人,一塊地就可以建一座土樓,大量節約了空間。牆建成後,還用厚木造門,門後用橫槓抵固,門上放置防火的水櫃。    

牆的底層。(圖皆由作者提供)
牆的底層。(圖皆由作者提供)

贛南、閩南和粵北地區天氣驟晴驟雨,室外乾濕度變化很大。而土樓厚牆保持著適宜人體的濕度,空氣太乾時,能自然釋放水分;空氣太濕時,能吸收水分,使土牆內冬暖夏涼。一座土樓,兼顧防衛、防雨等功能。土樓內有水井、糧倉,存放油鹽、乾菜、柴草等,還養了雞,關起門來也可以生活幾個月。

土樓還有特殊的抗震功能,幾百年來經歷多次地震。曾有一座土樓,樓頂的磚瓦幾乎全被震落,厚牆被震裂出長3公尺、寛20公分的裂縫。地震過後,由於圓樓的向心力和架構牽引作用,裂縫竟奇蹟般地慢慢合攏,僅留下一條細長的裂痕,整個樓體安然無恙。有日本遊客說,日本就應該建土樓民居。

福建土樓是體積巨大的單體建築,每座土樓為同姓的宗族聚居,是世界上獨一無二、自成體系的民居。福建土樓原來有很多,在南部的永定縣和南靖縣、華安縣最為集中,共有3000多座。

訪振成樓 黎元洪贈匾

隔天一早出發,先看最近的振成樓。走出石板街,遠遠看見一座又高又大又圓的龐然大物。右側立了一塊大石,刻有兩行字,上一行 「福建土樓」,中間有世界遺產的標誌符號,下一行是上了紅漆的正楷石刻:「永定客家土樓」。這座堡壘般的土樓,門口的左右有對聯:「振綱立紀,成德立材」,門匾就是「振成樓」。

振成樓的樓主是林遜之,是清末秀才,曾與孫中山、黎元洪參加辛亥革命,門匾就是黎元洪所贈。門匾起源於漢魏時期,用來顯示功績或身分,東晉以後被客家先民帶到南方,雖經歷千百年,至今仍在福建土樓保留。每個土樓大門上都有門匾,兩邊貼了對聯。

福建土樓門戶都有對聯,對仗工整。(圖皆由作者提供)
福建土樓門戶都有對聯,對仗工整。(圖皆由作者提供)

客家人居住山區卻文風昌盛,土樓設有祠堂或祖堂,每戶的門口大小高度一致,門邊都貼有對聯,對仗工整。對聯的文字水準很高,聽說土樓人才輩出,一座土樓出了幾個秀才,歷代當官的不少。

我站在門邊,抬頭看樓頂,有四層高,底層和第二層封閉,三、四層才開窗。我們被邀請到樓裡喝茶,看到大門頂上放了防火防盜機關,土牆的牆壁厚度超過1公尺,真是一間易守難攻的城堡。進入裡面看樓,環形的大樓是同心圓結構,上面每層加蓋,樓下一層外圍是走廊,之間有小拱門,房門之間的外牆是細木條作的柵欄。

四層高的圓形土樓,每層有幾十個房間,可以住200到300人,通過迴廊戶戶相連。(...
四層高的圓形土樓,每層有幾十個房間,可以住200到300人,通過迴廊戶戶相連。(圖皆由作者提供)

中間是四層住戶大樓,四個圓環相套,直徑約60公尺,樓高13至16公尺,每層有幾十個房間,可住200到300人,通過迴廊戶戶相連。門內有門,樓中有樓,有中軸線,前低後高,左右對稱,走廊側有堅實的木樓梯。中央的一片圓形露天空地,使土樓各層通風採光。

土樓居民每年按照氣節舉行活動,常在春節、元宵、清明、立夏、驚蟄,演出擂大鼓、吊木偶、舞龍舞獅、採高蹺等,傳統節目一直保留了幾百年。導遊說,如果能在春節來,可以看到慶典「做大福」,那是土樓居民最隆重的節日。幾百村民一起舉辦宴席,在一塊空地上整齊擺放幾十張長方形木桌,放上自製菜式,每桌相隔幾尺,不設椅子,讓人走動站著品嘗。這個大規模、氣派的宴席,可是世界第一。

田螺坑土樓群 誤當核設施

我們接著參觀了幾座北面較集中的土樓,建於16到18世紀,如福裕樓、如升樓、承啟樓等,在中心位置的承啟樓,是環形六層相扣的土樓,規模最大,被稱為「福建土樓王」。在河邊的五鳯樓,是一座長方形土樓,我走過一道石橋,橋邊鋪了竹蓆,曬著秋收的果實;門口的竹架上晾著豆角,一派農家風景。當天看了土樓的三種屋形:圓形、方形、及縱向排列的土樓,其中圓形土樓最為完美,據說福建土樓有上萬座,經典的20座獲選登上名信片,特色各異。

長方型土樓。(圖皆由作者提供)
長方型土樓。(圖皆由作者提供)

第二天,導遊開車帶我們到南靖縣看田螺坑土樓群,就是美國人從衛星看到、以為是核反應堆的地方。田螺坑土樓群位於福建的東南面,為黃氏家族聚居地。土樓群坐落在海拔近780多公尺的山坡上,距南靖縣城60公里,由方形的步雲樓,以及圓形的振昌樓、瑞雲樓、和昌樓,還有橢圓形的文昌樓組成。

田螺坑土樓群按「金木水火土」五行次序建造,是福建客家土樓群的典範。因停車場客滿,不能下去逐一參觀,但導遊帶我們上山看了五座著名土樓,真是見識了龐然大物,難怪美國人要來看明白。

福建土樓的聯楹加起來有上萬對,對仗工整,意境高深,反映了客家人的社會道德觀、文化觀,以及家族傳統意識。土樓講究風水、八卦、五行布局,證實客家人原是中國的漢民族,文學功底深厚。我喜歡的對聯不少,當時沒有時間抄下,後來在小書店裡發現一本「土樓聯楹」,喜出望外,珍藏至今。

福建土樓於2008年入選世界文化遺產,由福建省永定、南靖、華安三縣的六群四樓,共46座土樓組成。方便參觀的土樓只在福建,大家有機會去看看這個世界唯一的土風景,比洋風景還稀罕好看。

周刊旅遊迎投稿

1.投稿電郵:[email protected]

2.來稿限3000字以下,旅遊中有無要注意事項或交通須知,歡迎一併寄出。

3.照片檔案限JPG檔,不宜過小隨信寄送,並附註圖說。

日本 地震 八卦

上一則

旅遊/遊荷蘭庫肯霍夫 賞珍奇鬱金香、看林布蘭名畫

下一則

娛樂/「非常律師禹英禑」4特點 療癒你心

延伸閱讀

超人氣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