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藥短波/新藥水 白內障免動刀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的數據,全世界有6520萬人患有白內障,而且是長者最常見的失明及視力障礙的原因。
白內障是隨著年紀增長,在眼內漸漸形成的水晶體蛋白混濁狀態,會影響視力的能見度,使眼前物體模糊不清。這種狀況主要是因為晶狀體中蛋白質積累而減少了光線對視網膜的傳導。
目前治療白內障唯一的方法,就是動手術;將混濁的水晶體摘除,再植入人工水晶體,即可恢復清晰的視力。
早在2015年,英國安格利亞魯斯金大學(Anglia Ruskin University)教授所領導的一個國際科學團隊,就發表了一種治療白內障的藥水,而且進入了第三期的動物臨床試驗。
最近在探討和視覺眼科雜誌上又發表了一項新研究,使用一種叫做「羊甾醇」(lanosterol) 的化合物來治療白內障。根據紐約羅切斯特大學(University of Rochester)醫學中心臨床眼科的研究團體,發現在動物實驗中,接受治療的白內障患者竟然改善了61%的眼睛晶狀體的不透明度。而另一項研究顯示白內障的不透明度改善了將近46%。
主要因為這種含有「半甾醇」(lanosterol)的眼藥水,是膽固醇的氧化衍生物,能夠調節膽固醇的新陳代謝和傳布,也能夠延緩且逐漸化解晶狀體的混濁情況。
看來不久的將來,治療白內障可能不需要開刀動手術而被藥物治療取代。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