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5個理由 讓「活到老做到老」或許沒那麼悲慘

雖然有無數的上班族總是夢想著退休後的生活,但也有數百萬人決定在65歲之後繼續全職或兼職的工作。
根據勞工部的數字預測,到2024年全美將有1千3百萬勞工的年齡達到65歲或更老。延長工作或許是個好選擇,以下是幾個理由:
1. 增加財務安全感
如果擔心生活費不夠用,延長工作可以讓你繼續累積社安金,到70歲完全退休年齡才請領,讓金額最大化。
繼續工作還可多儲存退休老本,延後享受,自然可以讓退休計劃的金雞蛋繼續「長大」。幾年前,市場觀察 (MarketWatch) 網站引述全國經濟研究所(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的報告,「工作時間越長,累積的退休存款越多;累積的時間越長、相對來說退休時需要的時間便越短,社安金領的也越多。金融研究人員表示,每延後退休一年,約等於未來30年,可增加1%社安金入帳。」
2. 保持心智敏銳
完成一個工作專案、工作有所表現、參與團隊合作…當退休後這些完全消失時,也可能讓人喪失某些心智能力。一項研究指出,每延長一年退休,罹患失智症的風險可以降低3.2%。
另一項研究也發現,如果沒有完全退休、繼續工作的話,不管是自雇、兼職或從事暫時性的工作,身體或心理上都會比完全退休者健康。
3. 活得更久
奧勒岡大學博士生Chenkai Wu在2016年向哈佛商業論壇表示,一項長時間的公共健康研究顯示,在66歲退休的美國民眾,比在65歲退休的人死亡率降低11%。即使平時不是那麼健康的人,在調查中也顯示延後一年退休可帶來健康上的效益。但Chenkai Wu也說,這項研究結果雖然有趣,但有關工作與降低健康風險之間的關係,尚未定論
4. 認同感
不論喜歡與否,通常自己或他人都很容易以工作職位和成就來衡量一個人的價值,對某些人來說,永遠離開一份工作,容易導致認同危機。
有些替代方式可以取代完全退出職場,例如投身非營利組織,將自己的專業與技能,轉換至新的領域。
5. 維持人際網絡
經歷數十年的職場生涯,有些同事或許已經成為最好的朋友,驟然離職多少帶來一些衝擊。美國新聞與世界報導根據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的一項研究指出,60歲以上的人有43%會周期性地感到孤獨。
工作有助維繫活躍的人際關係,一旦退休,最好逐步從教會、鄰居、教室、社團中建立新的人際網絡。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