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節炎患者最糟的誤解 可致病情惡化

關節炎是非常普遍的疾病,患者常感到疼痛,關節炎基金會說,它還是美國人殘障的首要原因。許多病患為避免病情惡化、增加關節疼痛,而過「盡量少動」的靜態日子,但是專家說,這樣做反而讓病情惡化。
克里夫蘭診所風濕與免疫疾病部副主任、關節炎基金會專家胡斯尼(Elaine Husni)說,醫生碰見患者最大的錯誤觀念就是:運動會讓關節炎惡化。
她強調,這是非常普遍的迷思,也是醫生最想要糾正的錯誤概念,因為「合理且經常運動,確實可以緩解關節炎。」她說,關節炎患者,特別是關節會痛的人,根據個人體能等狀況,訂定運動課程表,並身體力行,持之以恆的話,有不少好處。
胡斯尼說,「我們做醫生的,希望大家了解,運動對你的關節炎有好處,唯一要注意的就是量力而為:體能中下的人,最好從水上運動做起,逐漸升等到陸地運動;像我一樣『周末戰士』等級的中等體能之輩,最好先從溫和的運動,逐漸升等到更長時間也更具強度的體育課;如果你的體能是表現優異的體育選手等級,那你可能需要找個訓練師,替你制定讓你不會運動過度的課程表。」
有關節炎的人,另外有幾樣習慣,最好改掉或避免養成。第一個就是「不健康的飲食習慣。」德州西南大學醫學中心內科風濕症副教授凱瑟琳‧陶(Kathryn Dao)說,高鹽分、糖分和脂肪的食物不但會增加體重,也會增加心臟病和糖尿病的風險,「體重增加,關節的負擔就加重,體重過重或肥胖又罹患關節炎的人,只要減重10%,就可減少關節承受的壓力40-50%。」
第二個加重關節炎症狀的習慣是鞋子沒穿「對」。陶教授說,不合腳的鞋子或高跟鞋會影響人走路,身體的重心容易偏移,讓關節痛更嚴重。她指出:「腳部不適會垂直上傳,造成膝蓋、臀部和下背疼痛。最好改穿穩定、足底支撐及吸震良好的鞋子。」
提重物、背重背包,是第三個不利關節炎的習慣。這兩種動作容易導致用力不均,對臀部、膝關節、頸部和下背部,都會造成壓力和疼痛。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