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七種物品 旅遊專家一定放在隨身行李內

搭機旅行時,除了托運行李,多數人還會帶著隨身行李登機。生活旅遊網站The Points Guy專欄作者譚娜(Caroline Tanner)指出,有七件物品應該放在隨身行李內,以減少像是把隱形眼鏡放在托運行李中,最後卻遺失了的風險。
1.身份證明文件
這一點毫無懸念。身份證明文件如護照或駕照,是旅行時最需要隨身攜帶的物品之一,特別是在國外旅行。
在國內旅行,不需要護照,但18歲及以上仍需要駕照或其他由各州DMV所發的Photo ID,以通過機場運輸安全管理局(TSA)的安檢。到達目的地後,還需要出示身份證明來入住旅館或租車。
譚娜表示,如果是在國外旅行,她建議備有用手機拍下的護照照片,同時將護照和其他貴重物品鎖在旅館房間的保險箱(如果有的話)。
2.手機和充電器
手機是旅行時最有用的工具之一,特別是如果可使用國際漫遊。譚娜表示,自己是路癡,在旅行時會一直用手機來導航和確定方向,這也表示她必須經常給手機充電。
她會把所有的電子產品和充電器放在背包裡,以便在飛機上方便取用,並使用座位上的充電插座。譚娜說,通常她在下機前會讓手機充滿電,這樣就不必擔心在前往住宿地點途中沒電,或是需要等候轉機時卻無法在機場找到充電設備。
3.耳機和其他電子產品
除了手機,譚娜說,她總是帶著iPad和Apple Watch旅行,它們都需要單獨的充電器;此外,耳機也是她旅行時不可少的小物。譚娜說,她遇過幾次同車的乘客沒用耳機講電話,讓其他人厭煩不已,這也是極不體貼的行為。
4.一套換洗衣物
譚娜表示,有一次她因為天候不佳,錯過了轉機的航班,托運行李沒有被送到最終目的地,讓她不得不帶著背包和穿了一整天的衣服在邁阿密的機場旅館過夜。
她建議隨身行李中至少要帶一套備用衣物,容易出汗的人,就多帶雙襪子。譚娜說,在長途飛行和須轉機的航班,如有套乾淨衣服可以在途中換上,可頓時讓人感覺神清氣爽。
5.環保水瓶
譚娜的背包還有一樣必備物品,就是環保水瓶。她說,只要在機場安檢前讓水瓶是空的就好,前往登機口途中,再將水瓶裝滿。
譚娜表示,搭機時她通常會要水,然後將水倒進環保瓶內,保持瓶子一直是滿的;因為飛行會讓人脫水,特別是喝了酒,所以旅行時一定要注意喝水量,確保水份充足。
6.處方藥和常備藥品
需要每天服藥的人,更要將任何處方藥與常備的非處方藥,如止痛藥或抗過敏藥一起放入隨身行李。譚娜說,她總是帶幾天份的泰諾(Tylenol)、苯海拉明(Benadryl)、維生素、益生菌等,以及一些日常藥品,防範萬一滯留超過預期時間。
7.洗手液、濕巾、紙巾、面紙
即使在疫情前,譚娜說,她旅行時也會在背包裡帶著洗手液和濕巾,因為她登機入座前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擦拭所有地方,包括前面的小桌板和安全帶。
她說,這些物品都很小,可以很容易放在隨身行李中;但要確保洗手液不超過12盎司,其他液體符合3.4盎司(100毫升)以下的要求。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