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生/調整輔具、補充營養品 餵食失智長輩「5技巧」必學

吞嚥與進食困難是很多失智症患者的家屬或照顧者都會遇到的問題。若患者有吞嚥與進食困難,可能會導致進食不足、營養不良、體重下降、脫水、吸入性肺炎等問題發生。
失智症進食吞嚥困難的照顧,必須根據患者情況做個別化的調整,可採「舒適進食」為原則,並著重於改變環境和以病患為中心出發的照顧為主,以促進患者進食。常用5大照顧技巧:
1.依情緒狀況調整
失智症患者的吃飯時間不應限定在三餐時間,可根據患者清醒及想吃的時間,來調整為吃飯的時間。如有躁動或焦慮情況,應嘗試找出刺激的原因,將刺激因子去除,避免因情緒影響進食。
2.環境的調整
調整用餐環境為較安靜舒適的環境,光線明亮充足、播放輕音樂、減少餐前的等候時間,均有助於失智症患者的進食。建議選擇色彩繽紛的餐具、同一時間餐盤上只有兩種食物,可讓失智症患者較為聚焦食物避免分心。
3.姿勢及飲食調控
藉由下巴下壓及使用增稠劑,可減少嗆咳及吸入性肺炎發生風險。
4.營養品的補充
研究顯示使用營養品在短期對體重及營養狀況有幫助,因此患者營養缺乏時,照顧者可給予患者營養品補充營養。
5.輔具及肢體復健
針對有肢體障礙而影響吞嚥進食的患者,可進行肢體復健,並提供適當的輔具,像可彎曲湯匙、叉子、握筷輔助器、弧形盤、雙把手杯、防滑墊等,以降低因肢體障礙導致的進食困難。
很多家屬擔心患者有營養不足或脫水等問題,希望嚴重失智症患者放上鼻胃管。然而,研究顯示,使用鼻胃管並無法增加嚴重失智症患者的存活率,且對於存活時間、生活品質、營養狀況、身體功能均無幫助,還可能會造成患者躁動、產生管路導致壓瘡等問題及不適。
(作者為台大醫院復健部主治醫師)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