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眼/普渡大學 出了2位華人校長

1990年底,爾灣加州大學(UC Irvine)行政副校長田長霖(1935-2002)出任伯克萊(Berkeley)校區的校長,被譽爲開創了華人主持大型學府的首例。四年後,中西部的「十大聯盟」(Big Ten Conference)之一普渡(Purdue)大學工程學院楊祖佑(Henry T. Yang)院長,又接任加州大學聖塔芭芭拉(UC Santa Barbara)分校的校長,有人認為該是華人的出頭天了,形勢大好。不過,30多年來,後繼之人雖多,多屬中小型學校。2019年完成的一篇博士學位論文,Johnny Hu討論與分析亞裔人士出任高等學校主管的論題,就只限於專科院校。
6月10日,普渡主管策略性計畫行政副校長(Executive Vice President for Strategic Initiatives)兼任工程學院院長蔣濛(Mung Chiang),經過該校董事會全票批准同意,將於Mitch Daniels校長年底退休後,接任校長職位。消息傳來,在華人學界引來傳來一片歡呼之聲。
位於Indiana州West Lafayette市的普渡大學,是1869年由富商John Purdue慷慨捐地而設立的,一向以工、農科聞名,尤以太空航空為最。該校一共出過13名諾貝爾獎得主,6名太空人,包括Neil Armstrong和Brain Lamb兩位拓荒者。至於華人校友,則以物理學者鄧稼先教授與孫立人將軍最爲突出。北京大學高材生張益唐的傳奇,或更為人所樂道。1985年,他到普渡進修,6年後獲頒數學博士學位,因為個性獨特,沒有固定工作。一個偶然機會,只能到New Hampshire大學擔任講師。2013年4月,他撰《Bounded gaps between primes》一文,討論質數間的有界間隔問題,投稿《數學年報》(Annals of Mathematics)。次年,被發表了,聲名大噪。接著,榮獲MacArthur Award獎金。終於有機會到加州擔任教授,並能與普渡校友楊校長同校。
原來,行政工作方面,副座扶正,應是常態,問題是目前大學有太多副校長了。從内部組織的調升,雖有優點,也有缺陷。當年田長霖雖久任伯克萊校區的副校長兼任研究院長,仍先外派擔任行政副校長,扮演一人之下、衆人之上的角色,即使他在爾灣分校的時間不長,也可見當年董事會的苦心安排。
至於楊校長從普渡到加州,因為是外來的,情況不同。他出生於重慶,小學到大學都在台灣。1968年,獲Cornell大學工程博士,航空工程是他的專業。在普渡25年,曾長期擔任工程學院長職務,又得過8次太空航空系(Elmer F. Burhn Award)的最佳教學獎。到加州後,雖有繁重的行政職務,沒有放棄學者本分,仍然擔任本科生的通論課程,每年又收三、四名研究生。他又是加州大學10個校區組織的MESA(Math Engin Sci Achievement)計畫的共同主持人,年逾八旬,老而益壯,亦為華人樹立一個好典範。
蔣教授在1977年出生於天津,1988年在香港上中學,1995到美國進大學。8年期間,他在Stanford大學完成了機械工程三個學位。2003年起,在Princeton大學任教,2013年,曾榮獲Alan T. Waterman獎(表揚年齡40歲以下科學家獎項)。2017年,轉職普渡大學工程學院教授兼院長。近年來,該院在其領導之下,評價屢有提升,目前排名全國第四。由他協助創辦的「建教合作」工業園區(Discovery Park District),對教學、研究、投資、創業各方面,成績斐然。又開設了三個公司,取得25項註冊專利。去年年底,南卡(South Carolina)大學有意請他出任校長,普渡則以行政副校長的職位挽留他。
這次普渡校長的人選,早經安排。消息傳出,有些教授認爲對此重要的人事任命案,卻未經正常公開徵求與開會討論等過程即作決定,提出質疑。如論資歷,普渡校長之下,還有一位主管教務的總監(Provost and Executive Vice President for Academic Affairs)。他是校友、一位農經專家,曾任農學院長。不管是否因人、事抑或其他原因,已引來一些教授工會(AAUP, American Association of University Professors)會員之間議論紛紛。難怪這位候任校長被問到就職後第一件事時,就回答説,應該多多傾聽各方面的意見與建議了。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