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故事/高通膨+高利率「雙高」罩頂 美經濟往何處去

國際貨幣基金(IMF)2022年1月25日公布對世界經濟的預測。預測顯示,全球經濟增長預計將從2021年的5.9%降至2022年的4.4%,主要是美中兩大經濟體的降低。該預測從基線中剔除美國的「重建美好未來」財政政策、提前退出貨幣寬鬆政策以及持續的供應短缺,使得美國經濟預測下調1.2個百分點。而在中國,由於清零政策引起的傷害以及房地產開發商長期的財務壓力,導致經濟下調0.8個百分點。種種原因使得通膨和政策的不確定性很高。許多國家的貨幣政策將收緊以遏制通膨,而財政政策將需要優先考慮衛生和社會支出。
美國通膨 高於世界均值
密蘇里州網路券商SogoTrade公司CEO姚武銓表示,美國的通膨率現在達到7%,而世界的平均水平是4-5%,美國的通膨率高於世界平均水平。「2022年美國將出現高通膨的情況。」他說,現在,由於運輸不暢,石油價格上漲,加上因為疫情不退,失業率降至4%,使得通膨無法紓解,因此聯準會(Fed)將很快提高利率,還要停止實行多年的貨幣寬鬆政策。「高通膨和高利率將對美國經濟產生巨大的影響。」
姚武銓指出,聯邦政府不得不提高利率以應對通膨加劇。他說,這個變化與中國有關。以前,美國的通膨可以向其他國家轉移,但現在不行了。「過去是通膨在中國,現在為通膨在美國。」世界主要的日用品來主要自中國,一旦中國的東西貴了,世界的東西也貴了。
他估計,利率提高後,資金會從股市流出,因為資金是逐利的。一部分資金會進入房地產市場,推高房價;另外部分資金會進入債券市場。現在,銀行存款利率為零,一旦利率提高,債券的收益就會提高,而且比股票穩定,資金會從股市流入債市。
「虛擬貨幣將全部完蛋」
現在,投資者對高科技公司股票感興趣,將來會對與生活相關的股票感興趣,如生產牙膏、面霜、衛生紙的公司股票。他說,今年高科技公司的股票,如谷歌、臉書等,股價也許會下跌三分之一。「人們把這些公司的股票炒得太高了,因此要下跌。」
他估計,虛擬貨幣像比特幣(Bitcoin)、狗幣(Dogecoin)等今年將「全部完蛋」。過去幾年,市場上出現許多類似比特幣的虛擬貨幣,很受投資者歡迎。「這主要是人們總想著一夜暴富。」他說,去年,因為家裡的下水管壞了,他請來一個水管工維修。他與水管工聊天時得知,這名水管工竟然也是虛擬貨幣的投資者。「他買了一種虛擬貨幣,一個單位的價格是小數點後有八個零。」他希望,這個貨幣能夠長到1分錢,那麼他就是「千萬富翁」。
聯準會加息 不利股市
紐約天驕基金管理公司總裁郭亞夫說,在今年初,美股的走勢好像和去年「判若兩人」,連續的疲軟走勢讓投資人感到了少有的壓抑。聯準會長期寬鬆的貨幣政策造就了美股近幾年的波動低的特點,投資者普遍認為今年市場的波動將加大。由於通膨持續,聯準會開啟了量化緊縮的模式,預計將加快加息的節奏,公司成長前景的不確定性可能繼續給股市帶來衝擊。
他說,大多數專家認為,由於貨幣政策的不確定性,新冠病毒Omicron影響的不可知性,及產業鏈緊張等問題,美股今年上半年可能表現疲軟;到了下半年,隨著上述影響因素逐步得以緩解,市場可能會有一波反彈行情。
密切關注市場的郭亞夫表示,由於美國的通膨率達到7%,聯準會要加息。他說,即使要提高加息的速度甚至幅度,也不會沒有顧慮:一方面,加息增加了企業和個人的借貸成本,不利於經濟發展。另一方面,美國的國家債務高達29兆元,若利息增加1個百分點,聯邦利息支出就增加2900億。「這可能也不是聯準會想要的。」
疫情的爆發拉低了2020年經濟增長和公司盈利的基數,使得2021年經濟快速發展,公司盈利增速連創記錄。他預計,2022年成長速度可能回歸正常,史坦普500公司盈利成長8%左右。「如果公司成長放緩,而聯準會在加息,這對股市是不利的。」
「高通膨不會持續太久」
他認為,通膨高企的情況可能不會持續太久,因為導致目前高通膨的原因有很大一部分來自於舊車、房價及油價等大幅上漲。然而舊車不需要天天買,房子也不是經常性消費品,油價在2021年已經上漲了近一倍。「這些商品的價格繼續大幅上漲的可能性不大,所以通膨會回落。」
紐約匯盛控股集團(Horizon Holding Group)首席經濟學家和紐約大學兼職教授陳凱豐博士說,聯準會已經明確表示,將於今明兩年收緊貨幣政策,也表明持續多年的貨幣寬鬆政策即將結束。他估計,現在美國人注射疫苗已經達到群體免疫要求。接下來,美國人的生活將恢復正常,美國的金融市場也將恢復正常。
紐約市是美國最大的都市,現在各方都在恢復正常。他說,加州的餐館和酒店也是正常開門。「我剛剛去了加州,發現加州的生活已經恢復了正常。」
「長期投資 選指數基金」
他說,現在許多華人每天都做股票,交易非常頻繁。如果股市恢復正常,可以實行中長期的投資策略,不要在乎股市的每天波動。這些人總想大賺一筆,實際上很難。人們還是要長期投資,最好是投資指數基金。指數基金是被動管理,管理費用較低,而且跟著大勢漲跌。目前,指數基金很多,最好選擇史坦普500和那斯達克指數基金。
疫情期間,許多華人炒作比特幣等虛擬貨幣,甚至還組群交流炒作經驗。他表示,比特幣的問題是,上下波動得比較大。如果小規模的炒作可以,但要限制資金投入量,資產不能超過總資產的3%。他說,2021年,特斯拉總裁馬斯克(Elon Musk)公開推薦狗幣,於是許多人就搶購狗幣。從那時到現在,狗幣的價格下跌83%。因此,人們一定不要追逐熱點。
新澤西州理財顧問范琦勇說,目前,美國的經濟正在復甦,但仍有許多未知因素。他說,困擾美國人將近兩年的新冠疫情至今未有結果。有人分析,今年可能要終結新冠病毒疫情。不過,也有人估計,新的疫情結束了,又會產生新的變種病毒。因此,新冠疫情是一個最大的不確定因素。
他說,他已經接種兩次疫苗,也打了加強針,但是也在去年底被感染了Omicron病毒。他平時鍛鍊身體,經常打乒乓球。「我們打乒乓球的五個人都被感染。」他說,感染源是他的一位乒乓球友,也感染了太太和孩子。不過,他們幾個感染者的症狀都比較輕,就是喉嚨痛和咳嗽,像普通的感冒。
那斯達克 重要信號亮起
由於Omicron感染性強,感染症狀較輕,因此感染者的數量比較多。「我一半的朋友都被感染了。」現在,有的公司不把新冠陽性當成一回事。「感染者的中有一位是麻醉師助理,診所要求只要不發燒,就可以去上班。」
他說,美國股市的走勢仍然未知。今年開市第一天,股市大漲。但是,此後股市一直下跌,那斯達克甚至一天下跌10%。這是一個重要信號:今年股市走勢不好。同時,聯準會表示今年要提高利率,這對股市是利空消息。
過去幾年,他一直通過線上講座與客戶交流。「我常用Zoom,最多有1000人同時看視頻。」他透露,只要是理財講座,聽眾總在300人至900人之間。他說,從人數上講,大約五分之三的人對退休計畫、年金的講座感興趣,位於首位;其次感興趣的是人壽保險和長期護理(LTC)講座;最後的是遺產規畫講座。「資產多的人比較關心財富傳承和省稅,想給孩子多留一些資產。」
郭亞夫說,去年散戶抱團取暖使得GME股票短短三周上漲了26倍、AMC股票四周漲了4倍,也出現了一個新名詞MEME Stock。但他認為,散戶跟風在股市上由來已久,回顧本世紀初期的網路泡沫,其實也是MEME Stock的現象。他說,當時的科技公司大受投資人的追捧,股民不管公司的基本面如何、成長潛力怎樣,只要沾上網路科技名字的公司都是熱衷的投資對象。
例如,曾經有一家極不入流、名為Norris Communications的小公司,股價只有6分錢,1999年公司更名為E.Digital後,股價如同坐上火箭,衝上24.5元(上漲了407倍),一年後隨著科技網路泡沫開始破滅,該公司的股價也硬著陸,回到0.1元。這種瘋狂程度絕不亞於現在的MEME Stock。
他說,不管是當年的網路泡沫,還是現在的MEME Stock,它們的出現都離不開市場上漲的大環境,這也是散戶炒股的特點。股市好的時候,看到周圍的人都在股市上賺錢,也躍躍欲試,而現在社交媒體和自媒體等都提供了資訊分享的便利,成為MEME Stock催生的媒介。但是網路泡沫也好,MEME Stock也罷,最終都要估值回歸,特別在市場環境改變時,比如今年開局的市場。
散戶打敗大鱷 恐難再現
在市場不好時,散戶不是被套住了,就是因為恐懼而逃離了。所以,如果美股持續現在的疲軟走勢,MEME Stock出現的可能性不大。但如果現在影響市場的宏觀因素改變,市場走勢改善,或重啟原來的強勁上漲走勢,MEME Stock還是有可能再現江湖。
姚武銓認為,在2021年疫情期間,發生了幾次散戶對決華爾街大鱷的事件。眾多的散戶聯合起來購買一檔股票,最後竟然逼虧那些金融機構。他認為,2022年這樣的事情很難發生,因為去年那些人已經成熟。他說,股市需要年輕的專業人士,他們年輕,對前景看好,有動力,能夠承擔損失。「沒有他們,股市起不來。」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