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美國孩子的春節初體驗

為什麼團圓的節日大多數在冬天?或許只有家人間的相聚和問候才讓寒冬充滿暖陽。我們一家人正在憂愁又是一年不能回家過春節時,兒子幼兒園的校長打來電話詢問,是否可以組織另外幾家亞裔家庭給學校裡的同學們辦一次春節活動?基於讓更多的孩子了解中華文化和自己的思鄉之情,欣然答應了校長的提議。但是,想到之前其他家長們籌辦的聖誕和新年活動,突然多了一絲擔憂,畢竟在人力和經驗上,我沒有十足的把握。
在簡單蒐集資料和朋友的通話後,不禁打起了退堂鼓。一個星期的春節活動周,不是簡單地唱幾首歌或是學幾句中文就能搞定的,至少要給年幼的孩子們一次豐富的體驗。給校長打了電話:「校長,非常抱歉,我完全沒有經驗,擔心來不及準備,或者能否把活動時間縮短呢?」校長耐心地解釋:「你之前給孩子們做志願者老師時,他們就非常期待陳老師可以和他們有更多的互動和交流呢!籌備方面不用擔心,學校老師會全力配合你的安排,另外還有幾個亞裔家長也願意一起籌備。」
校長誠意滿滿的邀請,我沒有理由再拒絕。找出讀書時候的筆記本,迅速開始起草活動構想。同時聯絡上了孩子學校的另外幾位亞裔家長,其中還有一家是越南裔,另外一家是韓裔。春節籌備小組就這樣初步成形。
上網課 帶孩子認識春節
對比之前學校聖誕節的活動,我們知道僅僅四家人的力量有限,無法製作大型的春節布置,只能在活動內容方面下功夫。麥克媽媽是孩子同班同學的家長,她是華裔第二代,生長在美國,但是基本的中文溝通沒有問題。她回憶小時候在家過年,會吃餃子和春捲,也收到過長輩的紅包,但對春節的意義還是一頭霧水。她提議給孩子們上幾節有趣的文化分享課,增加孩子們對中華文化的認識。
麥克媽媽在工作之餘,用閒暇時間整理了很多資料,做成課件給孩子們上網課。用小故事的形式分享了春節的由來、可口的食物、習俗和遊戲等。在講到十二生肖的故事時,孩子們特別興奮。請小朋友們預測哪個小動物會拔得頭籌,率先跑到終點成為第一個生肖時。有一個小朋友大喊:「肯定是馬,馬跑得最快!」另外一個紮辮子的女孩說:「是小狗狗,我們家的小狗跑起來都追不到牠。」穿藍色毛衣的小男孩說:「是那隻怪獸,他會飛的。」大人們納悶地想著哪裡有怪獸?最後班裡的老師詢問後恍然大悟,男孩口中的「怪獸」原來是龍啊。雖然隔著屏幕上課,孩子們的歡聲笑語充滿了整個畫面。
我負責的課程自然是分享我小時候在家鄉過春節的故事。我告訴孩子們,春節就像是聖誕節,是家人團圓的重要日子,無論離家多遠,都期待在那一段時間和家人團聚,所有人都會祈求平安、健康和幸福。孩子們很聰明,紛紛舉例:「就像是我給聖誕老人許願和寄信。」我告訴孩子們我們在春節裡會包餃子、放煙火、穿新衣和貼春聯等等。另外幾位籌備家長也跟著分享了他們小時候過年的經歷,希望可以把這種喜悅和圓滿的心情傳遞給學校的孩子們。
動手做 全家一起煮年菜
越南裔爸爸是一位廚藝高手,他和家人經營著幾家越南餐廳,如果沒有疫情的影響,他原本是計畫製作一些餃子或是中華美食給學校的孩子們和老師品嘗。我提議乾脆讓家長一起參與,自己製作或者品嘗一次中國菜。越南裔爸爸在網上找到了一些食譜,並且通過自己的經驗把食譜修改得更加簡單,為的是讓家長們能更輕鬆地購買到食材和料理。
當然,親自製作對於一些家庭是有難度的,所以我們也提出可以去中餐館或者外賣形式,品嘗一次中餐就好。家長們收到通知後都積極配合,而且發來了照片,但是收到的反饋讓我們又驚又喜!不出所料,大部分家庭選擇購買了中餐館的炸春捲、餃子、蝦仁炒麵或是宮保雞丁這類熱門菜。有一位調皮的家長,在郵件裡發來了一張用鍋子把米煮焦了的照片,下面寫了一行字:「哎呀,煮飯煮焦了。還有補救的方法嗎?」讓我們驚喜的是,一位家長非常用心的按照越南爸爸的食譜做出了麻婆豆腐和蔥油拌麵,色澤和擺盤都是專業水平,我們驚呼她不會是隱藏版的美食博主吧。她留言是第一次煮中國菜,全家人還試著用新買的筷子吃飯。
送祝福 學說中文吉祥話
麥克媽媽和我連續教了幾天的中文,孩子們總算會說一些簡單的春節詞語和句子了。例如:紅包、燈籠、鞭炮、新年快樂、吉祥如意。為了鍛鍊孩子們的溝通能力,我們安排孩子們給身邊一個會講中文的家庭送上電話祝福。麥克媽媽和我都留下了我們的聯絡方式,如果沒有會講中文的朋友也能打給我們。
兒子作為我的小幫手,連續幾天接到了同學們的電話。電話那頭孩子們都會用剛學會、還有些生疏的中文說:「祝你…新年…快樂!」兒子每次都認真回答,也給予對方滿滿的祝福。可是,麥克那裡毫無音訊,沒有一個同學送來祝福。他們一家人還有點悶悶不樂。最終,我們從老師那裡找到了啼笑皆非的答案。原來麥克媽媽在留電話時,寫錯了一個號碼。這幾天,同學們都打到了另外一個人的手機上,並且用磕磕巴巴的中文說:「祝你…新年…快樂!」 連續接到電話的這位朋友,覺得又無奈又好笑,在「忍無可忍」的情況下找到了學校說明情況,這才幫麥克家找到了答案。
發紅包 手做扇子和燈籠
在提供了疫苗卡和測試通過後,韓國媽媽和我得到批准可以到學校裡,帶同學們做半日手工活動。這也是我們最期待的一天!我們帶去了事先準備好的書法福字、春節裝飾花束和春聯。沒有豪華的布置,但是這一抹抹艷麗的紅色小物,給學校帶來了一絲喜氣的元素。
雖然平時隔著屏幕在線上交流,但是同學們很快認出了我們,大家興高采烈地分享著這幾天的春節體驗見聞。有一個小朋友告訴我們,她的爸爸似乎迷上了餃子,連續吃了好幾天。孩子們拿著我們派發的紅包,小心翼翼地放在了自己的櫃子或是書包裡。這讓我想到了小時候,把收到的壓歲錢藏在一個小盒子,但是最終總會被父母發現和沒收,美其名曰幫你保管供讀書用。看著孩子們滿足的笑容,也得到些許安慰,雖然不能回家過年,但是身邊充斥著滿滿的祝福和期許。
手工製作部分必須交給韓裔媽媽,她做的一些手工作品可是經常放在學校櫥窗裡展示的。這次她準備了扇子和燈籠的製作課程,學校裡有各式各樣的美勞材料可以使用,幾張簡單的卡紙和木棍就能變出一把帥氣的扇子。燈籠看似簡單,但是還是考驗小朋友的耐心和剪紙功力。韓裔媽媽不厭其煩地一遍遍重複幫助孩子們,最後掛上她帶來的中國結,簡直是點睛之筆。
春節體驗周在孩子們的歡聲笑語中落幕,對新一年的期盼也定格在手握燈籠的大合照裡。校長和很多家長給我們寫了真誠的感謝卡片,感謝我們對孩子的用心,感謝平日對社會的付出。講到這次活動裡最意外的彩蛋必須是那位接到祝福電話的朋友,聽校長說他居然也學會了怎麼用中文說:「祝你…新年…快樂!」 哈哈!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