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頻道

* 拖拉類別可自訂排序
恢復預設 確定
設定
快訊

台積電太操激怒美員工?網揶揄:沒「台灣肝」想得美

撤出金山 聯合廣場希爾頓、Parc 55兩大飯店業主將脫手

旅遊/一生必去之地…到加拉帕戈斯群島追尋達爾文

白沙如棉,海水碧藍。
白沙如棉,海水碧藍。

說到厄瓜多(Ecuador)知道的人寥寥無幾,談到達爾文島似乎人人都曉,加拉帕戈斯(Galapados)就是世人口耳相傳的達爾文島。達爾文(Charles Darwin)1859年發表了著名的《物種起源》(On the Origin of Species),這位英國生物學家、進化論的奠基人1835年時曾在此逗留過短暫時光。加拉帕戈斯群島因達爾文來過,因島上的獨特風光和特有動物,成為旅遊愛好者及有識之士的嚮往之地。就連一向不喜歡旅遊的先生,被朋友勸了一句「這是一個一生必去的地方」,就把他搞定。

加拉帕戈斯群島隸屬厄瓜多,必須進入厄瓜多才能飛到,有點像復活節島,必須先到智利首都才能乘飛機前往。我們從舊金山出發,到休士頓轉機,總共飛行九個小時,降落在一座萬家燈火的城市基多(Quito)──厄瓜多的首都。午夜抵達,機場內外出人意料的熱鬧和乾淨。入住機場旁邊的溫德姆酒店(Wyndham),又一驚喜。酒店設計十分前衛,客房寬敞,應有盡有。清晨醒來,窗外景色,如夢如幻,白霧繚繞山間,一條綠色裂谷與高速公路並駕齊驅,美好的開端預示著一個圓滿的旅途。

基多老城 世界中心

我們的旅程從基多開始。厄瓜多在西班牙文中意為赤道,這個位於南美州西北部的國家獨立於1809年,其首都基多位於皮欽查火山(Pichincha)山麓。全國多山多丘,光火山就有70多座。我們第一頓午餐就是在第三大火山口上的一家著名飯店用餐,這座火山最近一次爆發是在2000年前,現在已是綠野覆蓋。飯店接待過許多達官貴人,景色一流,天晴無雲時,可看到直插雲霄的火山口,酒足飯飽後還可以與羊駝合影。

基多最重要的景點是世界中心紀念碑(Middle of the World),那裡是南北半球的赤道分界線,但今天去參觀的人要面臨兩個選擇,一個是1936年厄瓜多政府建造的30米高的紀念碑,碑頂托著一顆金屬球,遊客可乘電梯上到碑頂,觀四周風景,看博物館。這個中心點是200年前由以法國為首的一批科學家測出,但架不住高科技的迅猛發展,人類有了GPS後,發現真正的中心在此碑以北240米處,於是民間集資又建立了一個新的中心點,新點雖不如老中心點正規,但熱鬧,裡面搞了許多娛樂性活動,比如可在緯度00-00-00坐標前,腳踏南北球拍照,可在南北球兩邊實驗水流的不同方向,還可在0度線上豎立雞蛋。

基多老城夜景。
基多老城夜景。

我們住在基多老城中心的聖弗朗西斯科廣場(San Francisco Plaza)上的一家百年酒店──卡薩干戈緹娜酒店(Casa Gangotena),這家酒店原是私人豪宅,1914年遭火焚後重建,變成今天的酒店。酒店內的各個房間都不一樣,大廳、餐廳和庭院都像私宅,最美的是樓頂陽台,在那裡可以拍下全城景色及麵包山(El Panecillo)上的聖母像。我和先生晚飯後到廣場散步,不知是否由於下雨之故,1534年西班牙人修建的廣場上只有我們兩人,仰望星空,環視四周,古老的教堂與建築默默無語地陪伴著我們,多麼難得的享受。

來自舊金山的我們,住在聖弗朗西斯科廣場旁,白天又參觀了位於廣場南側的聖方濟修道院(San Francisco Church),這座建於16世紀的修道院是南美洲最宏偉的歷史建築之一,隸屬天主教中的一支,沒有嚴格的教規,提倡苦行;內有基多聖母像,給人深刻印象的是教堂的天花板,立體華麗。

除此,老城中的耶穌會教堂也值得一看,它是南美洲最重要的巴洛克風格教堂之一,1605年始建,1765年完工,被譽為基多最美麗的教堂,內部金碧輝煌,金箔覆蓋,嚴禁拍照,但卻允許我們坐在唱詩班所坐的歷史座椅上。教堂入門處有兩座樓梯,一真一假,據說是為了對稱。基多的教堂已成為基多巴洛克風格的的典範,它們融合了西班牙、義大利、阿拉伯和印第安的美學精華。

老城很像美國的舊金山市,高低起伏不平,有一座高出地面200多米的山坡上,豎立著基多人最尊重的聖母像,這個聖母背生雙翼,頭戴五星光環,手提鎖鏈,腳踏巨蛇,與我以往所看到的聖母全然不同。41米高的聖母像由1700塊鋁片拼接而成,鋁片從西班牙運至,建於1974年。以海平面為起點計算,是南美最高的聖母像。

基多是世界第二高首都,海拔2852米,離赤道24公里,一年四季如春。15世紀末時,基多是印加帝國(Inca Empire)的政治文化中心,僅次於秘魯庫斯科(Cusco)的印加帝國第二大城市,16世紀被西班牙占領,1830年正式獨立,定為首都。老城裡有130多座紀念性歷史建築,5000多所一級文物建築。1978年,聯合國科教文組織將基多老城第一批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稱其為「人類活動與大自然和諧獨一無二的結合」。

除了這些眾多的歷史遺產,最令我激動的是乘坐世界最高空中纜車,十多分鐘的運行,纜車將我們帶到3945米高的山頭,居高臨下,俯瞰基多群山峻嶺。下了纜車,我邁著艱難的步伐,向更高處攀登,爬到4100米高處,坐上設在山邊的鞦韆,在導遊小溫的幫助下,前後上下悠盪,興奮戰勝一切,沒有一絲害怕,朋友為我拍下許多照片,我視為最珍貴留念。山頂還有更勇敢者乘滑翔傘飛越山下。

作者在基多4000米高空盪鞦韆。
作者在基多4000米高空盪鞦韆。

世遺群島 檢疫嚴格

疫情不斷變異的局勢下,我們來到以研究人類變異而出名的加拉帕戈斯群島,達爾文當初揭示生命現象的統一性是由於所有的生物都有共同的祖先,生物的多樣性是進化的結果,生物界千差萬別的種類之間必有內在的聯繫,從而促進了各個分支學科的發展。這些理論對我們當前遭遇的疫情有積極的指導作用,如果我沒有到此,我不會閱讀這些理論,不會聯想病毒的變異所在。

加拉帕戈斯群島離厄瓜多本土1000公里,位於赤道以南的太平洋中,1978年被聯合國科教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我們乘早上7時的飛機,經厄瓜多最大城市瓜亞基爾(Guayaquil),停留半個多小時,再繼續飛行,於10時半到達巴特拉(Baltra)──島上最大機場。到達時機坪上只有我們一架飛機,聽說一天總共五架航班,無疫情時最多十班。旅客們閒散地從飛機降落的地方走進機場,每個人必須出示24小時核酸檢測陰性證明、疫苗證明,身體健康表和海關報關單才能入島,行李全部被警犬一一嗅過才放行。

我們上了旅行社安排的大巴,七、八分鐘後就到了今後四天我們乘坐的La Pinta郵輪。我們一行24位遊客、2位導遊,船上有35位工作人員。雖然大家都經過嚴格檢查,但每個人還是都自覺戴口罩,尤其是工作人員,從未見他們摘下口罩。厄瓜多新總統去年5月任職後,嚴格要求全國人們戴口罩。

海獅、多肉植物遍地

午餐後,我們穿上紅色救生衣,十人一組下到橡膠汽艇中,汽艇帶我們迎風破浪,駛向不遠處的南普拉薩島(South Plaza Island)。上島後,首先映入眼簾的是趴著岸邊黑色礁石上的紅色螃蟹,鮮艷色彩比剛剛出鍋的螃蟹還要紅,對於愛蟹的人,真有點垂涎欲滴。再來就是一片猩紅色的多肉植物,像地毯般鋪滿大地,據說這些紅色植物遇到雨季才能變成綠色。加拉帕戈斯群島的雨季是1月至4月,那時上島就不甚好玩,島上無人煙,無正規道路,在泥濘中跋涉會辛苦且危險。

南普拉薩島上的猩紅色多肉植物蓋滿島嶼。
南普拉薩島上的猩紅色多肉植物蓋滿島嶼。

沒有走幾步,所有的動物都依次出場歡迎我們,牠們大概也受疫情影響,久違人類。整個島嶼就我們二十幾位,加拉帕戈斯群島當局有嚴格規定,只有拿到許可證才能上島,每條船都有特定的島嶼,不能任意妄為。黃灰色的鬣蜥首當其衝,肆意地擋在路中,或藏身於仙人掌叢林中。島上的仙人掌體態高大,亭亭玉立,碩大的帶刺厚葉在藍天的陪襯下,竟然那麼美麗,令人心儀,我們爭相站在仙人掌樹下留影。以前見到的仙人掌都是單打獨鬥,不曾想過成片的仙人掌在四面海水環繞的孤島上,會如此傲然挺立。

一向慵懶的海獅一如既往的懶惰,舒適地躺著岩石上、沙灘上或叢林中酣睡,那副享受的嘴臉,讓人心生嫉妒。但後來在其他島嶼上看到的海獅卻顛覆了我的認知,牠們也是生動活躍的。在牠們爭寵時,在牠們追求異性時,在牠們捍衛家人時,絕不含糊。有一次當我們剛剛上岸,只見兩隻正在海裡游玩的大體海獅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衝上沙灘,衝著我們大聲嘶叫,直至發現我們並沒有傷害牠們的惡意,才轉身又跳入海水中戲耍。

可愛的海獅。
可愛的海獅。

還有一次,酷愛海獅的先生,想喚醒沉睡的海獅,結果海獅一個旱地拔蔥立起,衝著先生跑去,嚇得先生轉身逃竄。其實這些海獅十分溫善,絕對不會主動襲擊人類,牠們只做捍衛自身安全的吼叫。我們後來下海浮潛時,牠們從我們身邊快速游過,沒有絲毫挑釁行為。

島上的海鳥種類不多,但十分罕見,可以說是這裡的特產,有紅腳鰹鳥、藍腳鰹鳥(幼鳥腳無色,年紀越大,腳上的顏色才會變得越紅或越藍,鳥嘴的色彩越深,表示此鳥身體強壯)、納斯卡鰹鳥(紅嘴白羽)、加拉帕戈斯信天翁(黃嘴灰羽)、加拉帕戈斯鷹,這些鳥得天獨厚,幾乎沒有什麼天敵,自由飛翔,在島上盡情喧鬧戲耍。信天翁年幼時不好看,脖子上都是毛茸茸的亂刺,只有長大後,才脫落得像父母一樣美麗,看到牠們辛苦地在地上扇動翅膀,學習飛翔,充滿同情。這些鳥的翅膀都十分巨大,有的長達一至二米。

第一次上島就看到了加拉帕戈斯群島的大部分動植物,真是幸運。傍晚時分,夕陽斜射,將金光撒向黑色火山岩鑄成的島嶼,撒向小島四周的藍綠色海洋,撒向紅色的多肉灌木大地,撒向綠色的仙人掌叢林,撒向可親可愛的小動物們,撒向我們這些不遠萬裡來到這裡做客的遊人,鍍了金色的萬物使小島變得溫馨,令人難忘。

南普拉薩島上的仙人掌樹。
南普拉薩島上的仙人掌樹。

保育中心 陸龜天堂

我們在船上一共四天四夜,每天上下午各出海一次,每次都是不同的地點,看不同的美景,留下不同的感受。在加拉帕戈斯群島浮潛需要勇氣,主要是群島的氣候四季常溫,我們去時溫度在華氏50至70度之間,由於水溫不高,可看的魚類也相對減少,但划獨木舟還是十分有趣。船上還安排我們坐玻璃船看海底生物,十分有幸,看到了海龜。原以為這裡的海龜遍地都是,結果不然,最難以見到的就是龜,無論是海龜還是陸龜。

為看陸龜,我們從聖克里斯托巴爾島(San Cristobal)的市中心港下船,乘汽車40分鐘到科羅拉多(Colorado)的陸龜棲地看牠們,據說這種龜已瀕臨絕種,那裡面現保存飼養的龜,從老到少,個頭參差不齊,每個龜殼上都標著號碼,看來每隻都很珍貴。

難得一見的海龜。
難得一見的海龜。

再一次看到圈養象龜是在離島的最後一天,在聖克魯茲島(Santa Cruz Island)上的達爾文研究站,那裡也是加拉帕戈斯群島的研究保育中心及國家公園管理處,進去後先被介紹了達爾文的簡況。

出身富裕家境的達爾文,最初學醫,因不喜歡而改學神學。機緣巧合,他認識了改變其一生的亨斯洛(Henslow)先生,經亨斯洛推薦,他搭上前往美洲考察的小獵犬號(HMS Beagle),於1831年年底出發,歷時五年的航海探險,最遠至南美洲頂端合恩角,其中到加拉帕戈斯群島待過幾周,採集了許多生物標本,進行實驗,以此奠定了他對生物演變的興趣。但因宗教緣故,他的生物進化論發表於20年後,才被稱為當代最偉大的五大發現之一,迄今無人推翻此理論。因暈船之故,達爾文從此再未出海探險。達爾文在聖克魯茲島僅逗留過十幾天。

園內圈養的象龜大小不一,最小的生於2020年,最大的在120歲和150歲之間,龜的年齡靠龜背上的花紋計算。這裡的龜來自不同的島嶼,以龜背上人工抹上的顏色區別。第一次看到扁平如甲的龜殼。那裡的龜不知何故異常活躍,不停地奔走,不停地將脖子伸出老長,很喜歡有人觀望,我們好像看了一場烏龜秀,能看到如此活躍的龜並不常見。

聖克魯茲島達爾文研究站圈養的像龜。
聖克魯茲島達爾文研究站圈養的像龜。

碧海藍天 船餐驚艷

除了動物外,群島的風景也值得書寫一筆。我們的船晝伏夜行,每日清晨,打開窗簾,輕舟已過萬重山的感覺撲面而來,無風無浪日,午餐會在甲板上吃。邊吃邊欣賞美景,看著一個個小島漂然而過,碧空、藍水、綠島、黑岩、白鳥,景不醉人,人自醉。值得一提的是,船上的飯太可口了,每一道菜,每一種湯,每一道甜點都讓人欲罷不能,無論海鮮、肉類或蔬菜都能做的滋滋入味。以前只知道秘魯廚師世界一流,沒想到加拉帕戈斯群島的廚師也如此了不得,我從來沒有吃過這麼好吃的船餐,而且分量適中,吃得飽卻不撐。

最美的風景當數乘汽艇到聖克里斯托巴爾島東端遊覽,那裡由凝灰岩組成的岩石山,形狀多變,有被經年累月海水沖擊出的岩洞,形如哥德式教堂;我們的小艇挺進到最深處,抬頭望,百米高的頂端,一塊塊獨立的巨石夾在縫隙中,大有隨時墜落之勢。我們的小艇還穿過一個山洞,洞壁上爬滿巴掌大的黑色螃蟹,密密麻麻,讓人聯想起盜墓電影中的地下昆蟲,渾身發麻。

聖克里斯島的岩山。
聖克里斯島的岩山。

島嶼周圍飛鳥成群,只見長嘴的鵜鶘,一會兒臨水盤旋,一會兒展翅高飛,一會兒像跳水運動員般,一個猛子直直插入水中攬奪食物。牠們如同專業演員,非常敬業地在我們面前表演,反覆地衝上衝下,非常吸睛,看著牠們就想起「鯤鵬萬里」。水中也不平靜,一會兒海龜過來打個招呼,一會兒幾隻海獅從水中游過。別瞧這些海獅在岸上鬆散懶惰,進入水中就由蟲變龍,游速超快。抬頭低首都是景,用「天高任鳥飛,海闊憑魚躍」形容這裡再恰當不過。禿禿的黑岩山上,偶然能看到一棵蔥蔥郁郁的小樹,頑強地從岩石縫中伸出,彷彿崑崙山上的一棵草那麼令人感動,佩服其堅毅。

聖克里斯托巴爾島形如歌德教堂般的岩洞。
聖克里斯托巴爾島形如歌德教堂般的岩洞。

那裡的海難也是極好,白沙細膩如棉,可惜天氣不夠熱,下海玩水需要勇氣,但在海灘散步也頗有趣。海灘上總有一群群酣睡的海獅,偶爾扭動著笨拙的身軀爬行幾步,憨態令人喜愛。這一白一黑的對比色,使碧海藍天不再單調,使靜謐的海島充滿生氣。史料記載1839年9月達爾文也來過這裡。

當晚的落日十分好看,主要是船駛到一個有畫面背景的地方,夕陽從海上的一座岩石上方緩緩落下,煞為壯觀。一船員告訴我們,左邊另一艘船是國家地理雜誌的,他們也在拍攝落日。

加拉帕戈斯群島海上日落。
加拉帕戈斯群島海上日落。

成群鬣蜥 臭氣熏天

四天中,我們每天都上不同的島觀賞,最辛苦的一次是到蓬塔蘇亞雷斯島(Punta Suarez),那天在崎嶇不平的的石塊路上走了三個小時,從來沒有走過這麼差的路,沒有一塊石頭是平的,高低大小不一,眼睛一刻不敢離開路面,看景看動物時必須站定。但那天看到的動物最多,遍地的鬣蜥,各種色彩搭配,各種姿勢就位,這是我最不喜歡的動物,多到讓人噁心,而且臭氣熏天,本來防疫的口罩終於派上用場,防臭必備。大家戲說,能聞到臭味說明我們沒有被病毒感染。

多不勝數的鬣蜥。
多不勝數的鬣蜥。

除了鬣蜥,那裡還是鳥的天堂,海岸一角布滿各種鳥,信天翁、鰹鳥和燕尾鷗。還有一個噴水孔,無規律地從地下向空中噴水,水柱時高時低。這座島上的動物數量華冠諸島,先生說以後再也不要看這些動物了。

這次出行與南極之旅有許多相像之處,每天需要從大船換小艇出海,每艘船都有專業人士為大家作講解,他們酷愛自己的工作,酷愛加拉帕戈斯群島,酷愛島上的各種動植物。南極是白色一片,這兒的島嶼是火山後形成,一片黑色。南極的企鵝黑白兩色,這裡的動物以灰黑色為主,不易拍出美照。我們全團二十來人,其中七、八十歲的老人有七、八位,看著他們與我們一起參加各種活動,甚至下海,由衷佩服,更備受鼓舞。

離別時在機場,我買了一件印著加拉帕戈斯群島地圖的短袖衫,為自己留作紀念。當飛機升上藍空時,從舷窗看到碧海中的島嶼,漸行漸遠,縱有萬千不捨,也只能道再見,此生也許不會再來,但在我心中,加拉帕戈斯群島,你的美麗獨一無二。

周刊旅遊迎投稿

1.投稿電郵:[email protected]

2.來稿限3000字以下,旅遊中有無要注意事項或交通須知,歡迎一併寄出。

3.照片檔案限JPG檔,不宜過小隨信寄送,並附註圖說。

機場 疫情 口罩

上一則

地產迷思 / 失聯的私人貸款機構

下一則

旅遊/冬日漫遊佛州 感受自然也讚嘆科技

延伸閱讀

超人氣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