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頻道

* 拖拉類別可自訂排序
恢復預設 確定
設定
快訊

NBA/懷特致命補籃絕殺熱火 塞爾蒂克奇蹟逼進搶七

100歲季辛吉不運動、吃重口味 兒曝光他長壽秘訣

封面故事/遊民浮世繪:圖書館裡的遊蕩身影

公共圖書館設施完備、氣溫宜人,在炎夏或寒冬常常成為遊民的棲身之處。(美聯社)
公共圖書館設施完備、氣溫宜人,在炎夏或寒冬常常成為遊民的棲身之處。(美聯社)

1987年,電影《紫苑草》(原名:Ironweed ;又名:離離原上草)剛上映時,在我們公立圖書館界引起了一陣騷動。大家奔走相告,互相叮囑一定要注意女主角海倫(由梅莉史翠普飾演)坐在火爐旁打瞌睡,被女圖書館員叫醒的那一幕:

女圖書館員謹守職責地拿了一本雜誌,走近海倫,細聲柔語地說:「小姐,請你看書,這裡不可以睡覺!」海倫驚醒,拉拉衣襟,不好意思地說:「我只是在看爐火何時熄滅。」

這一幕經常在圖書館重演,這台詞我們所有員工也都背得滾瓜爛熟。偏巧,處理瞌睡遊民絕非員工熱中的職責之一,常常在呈報主管之後,就藉口閃躲了。保安不在時,我就免不了要首當其衝了。但這影片裡描述的遊民心路歷程以及他們流浪街頭的慘狀,其實比上述打瞌睡的情節更觸動我的情緒,也更引起我的關注。

在街上舉牌乞討,在教堂前等候發放食品,在公園長板凳上蒙頭大睡,在陸橋下生火煮熱湯…等等行為,都是遊民予人的典型形象。可是一進入公立圖書館,他們引發的效應,恐怕就不是一般人能想像得到的。

家當太多的遊民常被拒進入公共圖書館,因此他們流連在圖書館停車場,使用圖書館超寬頻...
家當太多的遊民常被拒進入公共圖書館,因此他們流連在圖書館停車場,使用圖書館超寬頻無線網路玩手機。(林麗雪/攝影)

圖書館 成為理想庇護

炎夏或寒冬,安靜而溫度適宜的圖書館永遠是遊民最理想的庇護所。他們不一定喜歡書本,但人人都愛看畫報,期刊部門就變成遊民聚集處。因而那裡不但臭味熏鼻,而且白色美耐板桌面,印滿他們橫豎交錯、又黑又紅的掌紋手印。圖片越精彩的雜誌當然也越受他們青睞,很快就顯得破舊不堪,經常得提早下架。保安人員還得隨時喚醒趴在桌上睡覺的人。偶有喚不醒的,也許是吸毒,也許是醉酒,也許是生命垂危,就得打911,然後抬上救護車,五花大綁,直奔醫院。

有一次,一位遊民竟然潛入存放清掃工具的小儲藏室,睡在上方置物架上。夜裡由於不敢驚動館內警報系統,無法如廁,於是就地解決,尿味熏天,才引起館方注意。事後,他坦承已借宿好幾個星期了。

波士頓一名無家可歸的婦女在臨時住所被清理後,帶著所有的家當走在街上。(歐新社)
波士頓一名無家可歸的婦女在臨時住所被清理後,帶著所有的家當走在街上。(歐新社)

一人進廁所 出來變兩個

遊民在廁所裡清潔頭臉手腳,則是稀鬆平常的事,我們其實也樂見他們面貌煥然一新。不過,如果進去是一人,出來時變成兩人,那就是天大的新聞了。

某天,保安主任菲利斯接到緊急報告,說女廁裡有新生兒啼哭聲,並夾雜著女子的呻吟。

他一個箭步衝進女廁,看見一位年輕婦女坐在滿是血漬的大毛巾上,懷裡摟著光溜溜的男娃,場面狼藉。他立刻脫下西裝外套,裹住母子二人,等待救護車來援。

派駐圖書館的社工人員此時趁機介入,填表登記,估計是為確保新生兒能得到安適的成長環境。如母親不適任,就會被迫將嬰兒送養。

這位無家可歸的年輕母親含著淚直說:「至少我知道圖書館會善待我的。我不要孩子一落地就看到遊民庇護所的悲慘世界…」。

後來有員工回憶說,這位孕婦近一個星期來,天天待在圖書館裡,卻無人預料到她是來此待產的!警界出身的菲利斯,止不住搖頭嘆氣地說:「老實說,遊民庇護所不是個好地方,衛生、嗑藥、醉酒、偷竊、性騷擾、心理障礙,問題重重!難怪這位孕婦寧可露宿,也不願入住。」

洛杉磯18歲的無家可歸學生帶著晚餐,與母親一起回到庇護所。(路透)
洛杉磯18歲的無家可歸學生帶著晚餐,與母親一起回到庇護所。(路透)

清秀中年婦 膠袋不離身

有一穿著得體、面貌清秀的中年婦人,突然天天流連在書架之間。她的左右手各掛著一個塞得鼓鼓的超市塑膠袋,引起櫃檯員工注目。結果發現她天天來女廁梳洗更衣,並用廁所裡的烘手機直接烘乾衣物。她還一度因為遭保安警告「飲料不得放在電腦桌上」,而向我上書抗辯。她的字跡娟秀,陳述有條不紊,比起好些求職信高明許多。

我看得出來她是受過高等教育的失業者,心生憐憫。次日從家裡拿了一個大旅行包,暗地裡交給她。沒過幾天,適逢感恩節,另一位虔誠的基督徒女助理雪茹,乾脆邀她到家裡過夜吃飯。身為主管,我不得不加以關注。但是雪茹堅持這是上帝旨意,她必須奉行。

不久,另一個圖書館就傳出同一個女遊民的故事。我想她是不想讓我們過度關注而轉移陣地了。

南卡州哥倫比亞城中心的奧利弗教會之遊民庇護所,設有60張床位,專收容男性遊民,凡...
南卡州哥倫比亞城中心的奧利弗教會之遊民庇護所,設有60張床位,專收容男性遊民,凡是入住者都得接受酒精測試,並提供免費早餐。(林麗雪/攝影)

年輕失業漢 獲助再就業

有一年冬至剛過,圖書館裡天天看到一位文質彬彬、身材挺拔的30來歲男子,非常專注地在電腦上搜索,並作筆記,偶爾也讀讀報刊雜誌。有天,好管閒事的杜娜突然神秘地告訴我:「尼克的車子不見了,他今天是騎著腳踏車來的。」

原來這位常客名叫尼克,他新近失業,為避寒冬露宿,從北方流浪到南方陽光帶,正利用圖書館的電腦找工作。賣掉汽車,為的是換取三餐溫飽。由於自尊心強,他不願入住遊民庇護所,寒夜裡就靠著身上那件土黃色大衣和一個睡袋在街頭過夜。

如此這般,拖延了一個多月,眼看他的頭髮長了、大衣變色了、鞋頭開口了,身上也開始散發出怪味來。可是,他依舊彬彬有禮地與圖書館員工打招呼,離開時也都到櫃檯道謝。

大家看在眼裡,愛莫能助。好心的杜娜先是自掏腰包買了一雙布鞋,偷偷塞到尼克的腳踏車後座的睡袋裡。隨後,她又發起一個樂捐,幫尼克買了附近一家旅館的禮券。

尼克終於洗了澡,理了髮,睡了一夜好覺。次日精神奕奕地步向櫃檯,告訴杜娜他馬上要去參加一個電腦工作的面試。果然,不多久,他的工作有了著落,喜滋滋地前來道別致謝,並應允會繼續保持聯繫。看著他大步向前、信心十足的背影,心生喜悅,但對於美國人之缺乏憂患意識備感無奈。

華盛頓特區的遊民帳篷分布在地下通道、公園、路邊草坪等區域,冬天不但要抵禦寒冷考驗...
華盛頓特區的遊民帳篷分布在地下通道、公園、路邊草坪等區域,冬天不但要抵禦寒冷考驗,還要在政府採取清理措施時隨時「搬家」。 (新華社)

父親丟工作 女憂變遊民

高中剛畢業的莎莉是圖書館晚班員工,近來經常遲到。我約談她,才知道她那擔任高級主管的父親突然被解職,不到幾個月家庭經濟就陷入困境。在高級社區的房子被法拍,父母與她窩居郊區的姊姊家地下室,車子也由三部減為一部。她每天得等爸爸打工回來,才有車用,距離又遠,因此無法精準掌控上班時間。她哽咽懇求我不要開除她,因為她不想淪為遊民遭到霸凌。

看著原本荳蔻年華、青春無邪的少女,竟落得如此不堪,除了不忍之外,不能不怪罪美國教育制度。高中老師教導學生要「收支平衡」,可是從未鼓勵儲蓄。右手進,左手出,已 是年輕人花錢的模式。大人貸款買房購車,乃至家電、首飾,從未想過如何因應可能的失業。其實最叫人膽戰心驚的是:你我的下一代,生於斯、長於斯,都可能成為這種教育制度的受害者。

影評家曾說:「如果你的心緒曾跟著《紫苑草》的故事情節上下波動,你就絕對不可能再以同樣的眼光看待遊民。」我卻想說:「圖書館前線的職位,也絕對可以讓你對各種人生,不僅僅是遊民,有不同的解讀。」

圖書館 庇護 教育

上一則

稅務漫談/夫妻住不同州 怎樣報稅才省?

下一則

稅務漫談 / 今年稅季 重要日期別忘記

延伸閱讀

超人氣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