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故事/年節貨品…進口斷鏈價飆漲

紐約華人經營的昌發超市(Chung Fat Supermarket)是連鎖超市,共有八家分店,分布在紐約市主要華人社區。昌發超市進貨部經理大威說,超市準備的年貨包括瓜子、花生、糖果、小吃等,如麻花、牛耳、鳳梨酥、開心果等。他們的年貨主要來自中國。「美國華人來自許多地方,我們也是從各個地方購買年貨。」
他表示,2022年的春節比較特殊,許多華人不能回國,只能在美國過春節。由於購買年貨的人增加,而年貨進口減少,因此他預計,2022年春節年貨將會「供不應求」。他對超市的年貨銷售充滿信心。「美國華人有這個消費能力,現在主要的問題是貨物不夠。」
「要100箱,只給30箱」
大威說,昌發超市主要通過其他貿易公司進口年貨,同時也有自己的管道,直接與年貨廠家聯繫,但感覺貨品非常緊張。「你要100箱,他們只給30箱。」現在由於中美之間的海運緊張,訂購的年貨進到美國存在諸多變數。
他舉例說,貨物進到美國港口,但是海關要一個個查驗,大約需要兩到三個月。進口的量少了一半,貨物價格卻上漲了60%,因此進到超市裡的貨物價格要翻一番。同時,進口公司的數量也減少了。過去,有十幾家公司做這個生意,現在只有幾家。
為了因應運費上漲,中國廠家也是精打細算,湊齊貨物才上集裝箱,以降低成本。「廠家不像以前,有訂單就發貨,而是要湊貨,耽誤了不少的時間。」他說,中國廠家上班的人少了,產量也減半。
他說,由於供不應求,進口的年貨銷售得很快。超市不久前進口的一種年貨,不到一天就賣完了。金莎巧克力比較受消費者的歡迎,2020年春節時,這種巧克力非常充足,但2022年的春節就不夠,而且價格上漲40%。
稻香村禮盒 華人捧場
年貨的分類有禮盒、糖果、麻花等類別。有的禮盒賣得很好。例如,溢湘齋出產的花生酥、麻花等,稻香村出品的花生酥等,很受歡迎。他說,有的糖果也很受消費者喜愛。同時,許多華人過春節要吃年糕,因此開運年糕也賣得很好。
昌發超市天景(Skyview)分店老史負責參茸的進貨和銷售。他說,參茸行主要銷售以下產品,如花旗參、高麗參、海參、魚肚(大黃花魚的魚泡)、鮑魚(乾)等。春節快要到了,也是華人購買節日禮物的時候。
他說,許多華人要購買鮑魚、干貝、燕窩這些高級禮物送人。現在有罐裝鮑魚,每罐80元至90元。干貝分為大包小包,小包要50至60元,大包要80至90元。燕窩的包裝更多,小的80元,中的100多元,大包裝要400多元。
花旗參銷量「疫外」下降
參茸類產品是美國華人喜歡送的禮物。他說,一到春節,許多華人就要購買一些參茸產品送人。他估計,今年的參茸消費量不會有很大的變化,主要是華人無法回國。若是自己吃,頂多買個一兩磅,但若是送人,都是買好幾磅,有的甚至一下子買了一、二十磅。
他說,疫情期間雖然花旗參銷量下降,但是許多華人購買日本出產的干貝。他說,由於花旗參銷售不佳,業績有所下降,但是日本干貝銷量好,彌補了花旗參銷量的減少。「不知道什麼原因,日本干貝最近降價很厲害。」
高麗參也是參茸類的一個品種。他表示,除了韓國正官莊出售的高麗參來自南韓以外,現在市面上的高麗參都是中國生產的,而且是散裝,買多少秤多少。他說,魚肚是廣東人的最愛,廣東人喜歡用魚肚煲湯,據說能夠養顏美容,但含有較高的膽固醇。
他說,燕窩也是華人送禮的品種之一。許多華人購買盒裝燕窩,在母親節時作為送給母親的禮物。還有一種冰糖燕窩也是常送的禮品之一。也有華人在父親節時購買原味雞精,作為禮物送給父親。
興旺超市位於紐約市皇后區的北方大道。興旺超市的Kate說,該超市的年貨包括橘子、蘋果、年糕、糖果、冬瓜條、金莎巧克力等,其他還有大包的香菇等乾貨。她說,華人比較重視春節。2021年春節因為疫情,大家都沒有過好,估計「今年要補回,因此要多備貨」。
她說,興旺超市每逢春節前夕,都會從批發公司購進禮包,多是從中國和台灣進口。禮包主要是餅乾、糖果等。「台灣生產的旺旺禮盒比較受歡迎。」其他的禮盒有乾果、燕窩、罐頭鮑魚等。
因為興旺超市所在地的韓國移民較多,因此也被稱為韓國村。她說,他們的超市貨品價格比韓國人的超市韓亞龍超市(H-Mart)的價格低。而且,超市通常會出售一些華人和韓國超市都沒有的頂級日本肉品、海鮮、水果,甚至是手工麵等,很受當地居民的歡迎。
她說,她曾經問韓國朋友,過年要不要吃年貨,要不要送禮。而韓國朋友告訴她,他們春節不吃年貨,也不送禮。韓國移民對春節不太重視,只是把春節當作「普通的一天」。她說,當地來自中國延邊的朝鮮族不多,不知道他們如何過春節。
今年春節是2022年2月1日。但是,2021年聖誕節和元旦節,紐約市有許多人外出旅遊。「人們都旅遊,會導致疫情大爆發。」她希望大爆發以後,疫情減緩下來,讓華人過個安全的春節。「我們超市初一還要開門,希望一切如常。」
鎮
江醋 1.99元變3.99元
昌發超市的老史說,由於疫情的關係,現在華人超市的貨物價格也上漲不少。例如,一般貨品的價格都漲了50%,而中國運來的雜貨要上漲更多。例如,鎮江醋過去一瓶是1.99元,現在漲到每瓶3.99元。「這主要是貨品的供應鏈斷了。」
他說,過去超市的貨品的價格三個月或者半年調整一次,現在有的甚至每周要調整一次。尤其是中國來的雜貨,缺貨很多。而美國的貨品上漲不大,每年要調整5-10%。
在過去,華人回國探親都會買花旗參作為禮物,送給國內的親友。但是,由於疫情的影響,華人很少回國,因此花旗參的銷量下降了。「現在,我們出售的花旗參都是過去的庫存。」同時,海參的銷量增加了。華人不能回國,但也會購買海參通過快遞寄回國內親友。總的來說,寄回海參比寄回花旗參的性價比高。「在美國購買的花旗參與中國購買的花旗參價格差不多,而中國購買的海參價格是美國海參的四、五倍。」
他說,購買海參的人數占到七、八成,而購買花旗參的只占兩、三成。「這些變化主要是新冠疫情的影響,人流不動了。」除了量的不同外,還有價格的變化。他說,花旗參的價格變化不大,而海參的價格不停地上漲。「海參價格上漲有兩個原因:一是貨源跟不上;二為買家比較多。」
紐約長島的北方食品有限公司銷售部經理畢小川也持同樣看法。他說,持續將近兩年的新冠疫情對中國食品的銷售產生了較大的影響,主要是「成本增加很多」。他說,一個食品從中國進到美國,要經過包裝、運輸、倉儲等環節。一個環節的費用增加,將導致零售的價格上漲。
運費飆升 有錢搶不到櫃
他指出,中美之間的海運費用在過去兩年間增加了將近十倍。「過去,一個標準集裝箱的運費是3000多元,現在漲到2萬多元。」他說,即使把貨物從碼頭運到倉庫,一個集裝箱也曾增加了幾百元運費。而且,美國國內陸運費用也上漲得驚人。過去,從紐約到加州發一個集裝箱,運費不過4000多元,現在1萬多元還拿不到貨櫃。
除了運費增加外,公司還有防疫的費用。例如,公司要給員工提供防護裝備,這些都是過去沒有的費用。同時,電費也增加很多。他說,他是做銷售的,經常去外州出差,發現許多費用「都上漲了」。他曾經計算了他一個月的旅費,發現竟有5000多元。「我嚇了一跳,過去的旅費沒有這麼高。」
他表示,成本的增加直接導致產品價格的上升。例如,疫情前一瓶料酒是1.99元,現在是2.99元,價格上漲了50%。同時,行業的競爭也給價格帶來了壓力。「你不漲價,就不賺錢。」由於疫情的影響,進口食品對進口公司的運輸和倉儲的能力要求也高了。他透露,公司已經對冷藏車、冰庫進行的升級改造,以適應形勢的需求。同時,公司還有自己的農場和肉廠,可以降低成本。
畢小川說,北方食品公司主營食品的進口和批發,業務遍及全美的亞裔超市。他說,華人移民雖然居住美國多年,但是還是想吃家鄉的食物,尤其是幾個重要節日。他說,農曆春節快到了,美國華人有560萬,故「年貨都要提前準備,不然就來不及了」。
家鄉食品 選擇愈來愈多
他說,每個食品進口公司都有自己進口的重點。許多進口公司為了賺錢,也是到處尋找新的產品。「中港台和東南亞一旦有什麼新產品,馬上就會有公司將其引入美國市場。」由於大家都在做,互相競爭,結果是全美各地華人超市裡的食品更加豐富:消費者除了吃到自己家鄉食品外,也能品嘗到來自各地的不同食品。
北方食品公司進口北方的食品較多,但是也有不少南方的食品。公司代理中國許多特色食品,如北京食品京八件、天津十八街麻花、上海梅林食品系列產品、南方年糕等。他說,為了做好年貨,都是準備很多。
「總之,由於是家鄉食品,東西也好賣。」畢小川說,北方公司還把北方的糖炒栗子、上海梅林公司的麻球、油條、紅糖饅頭引入美國。他說,目前美國有許多東北移民,也希望能夠吃到家鄉的食品,於是他們就進口了東北酸菜等。
北京冰糖葫蘆 登陸美國
過去幾年,中國開發出許多新的食品,他們也做了幾次第一,如北京的冰糖葫蘆。「我們公司是第一次把冰糖葫蘆引入美國,反映很好。」現在,許多公司跟進,也引入其他品牌的冰糖葫蘆。「結果是,消費者的選擇更多了。」
畢小川說,有的食品雖然能夠在美國生產,但是沒有中國生產的質量好。他舉例說,豆腐是華人喜歡的食物,美國工廠也能生產,但美國生產的豆腐與中國生產的豆腐就是不一樣,中國生產的味道更好。例如,高碑店的豆腐片質量好,獲得很多消費者的認可,賣得也很好。「如果食品質量好,消費者會回頭。」
現在,美國有一些華人經營的小公司,專門做中國零食生意,面向年輕人和留學生,生意很紅火,經常被媒體報導。「我們的目標是廣大的美國華人家庭,與零食公司的不同。」
美國華人來源廣泛,口味不一,如何能夠掌握消費者口味呢?畢小川說,在多年前,由於美國的南方移民較多,因此南方食品比較好賣,食品進口公司多是進口南方食品。過去十幾年,來自中國北方的移民增加很多,因此北方食品公司也增加很多北方食品的進口。
老闆家鄉 影響進口貨品
他說,一般情況是,進口公司的老闆是哪裡人,就進口哪裡的食品。例如,福州老闆進口福州的食品較多,廣東老闆進口廣東的食品較多,而台灣老闆進口台灣的食品較多。現在,進口公司較多,老闆也來自各地,因此幾乎各類食品都有公司進口。
老闆喜歡進口自己家鄉的食品,是因為當地人找貨拿貨比較方便,有時還可能有優惠,甚至做獨家。他說,在過去,北方食品公司也從香港、台灣和東南亞進口食品,但是現在很少做,因為做不過來自當地的食品進口公司。
他說,北方食品公司的客戶包括華人超市和韓國人超市,如紐約的大中華超市、加州的99大華超市、韓國人經營的韓亞龍超市(H-Mart)等。「除了向實體零售商銷售外,我們也做起網路銷售。」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