料理功夫/滿族風味糕點 沙琪瑪

至今保留著滿語讀音的「沙琪瑪」,是隨著清軍入關而被帶到北京,繼而傳入華人圈的滿族風味糕點。這種零食靠糖水熬製成的糖稀,將油炸至酥脆的麵條凝固成塊,再點綴些鮮亮果脯絲,吃起來甜而不膩,在入口即化的綿密中,透著香酥的脆感。
如今華人生活圈裡,沙琪瑪不僅是茶餘飯後的點心,也常常被用來當做供品出現在神龕之上。
材料:
普通麵粉150克、雞蛋3顆、泡打粉1.5克、植物油100克、水150克、蜂蜜75克、蔗糖150克、奶油10克、果脯、芝麻及鹽少許。
作法:
1.麵粉打入雞蛋,加入泡打粉、水少許,揉合成麵糰,醒麵60分鐘備用。雞蛋若揉合不成麵糰,表示雞蛋和麵的比例不對,再加枚雞蛋為好。
2.將麵糰按壓成餅狀後,用擀麵杖擀薄,折疊起來後用刀切成細麵條。操作過程跟手擀麵一致。
3.用無油無水的鍋,將芝麻炒香出味後,出鍋倒在案板上,趁熱加鹽少許,用擀麵杖擀成芝麻鹽,備用。
4.熱鍋加油,開中火,將麵條炸至鬆發浮起,外觀呈金黃色,撈出瀝乾油。
5.選顏色亮麗的果脯,切絲備用。
6.取一不沾鍋燒滾水,水、糖、蜂蜜按1:1:0.5調製,以慢火熬煮。待糖稀呈黏稠的深褐色,再加入奶油和蜂蜜繼續攪拌,續煮至呈濃稠狀態即可。
7.選一平底大鍋加熱,倒入炸好的麵條,同時將糖稀澆淋在麵條上,均勻地包裹一層糖衣。要一邊加熱,一邊澆淋,否則糖稀會凝結成塊。
8.再找一大飯盒,撒少許的熟芝麻和果脯絲在其底部。將裹好糖稀的炸麵條倒入,用鏟子將鬆垮的炸麵條壓緊按實成塊,待涼切塊即可食用。
小叮嚀:
1.熬糖稀的用鍋很重要,要選不沾鍋或不銹鋼鍋。鐵鍋和鋁鍋不要用,因為鐵或鋁在加熱過程中,和糖很容易發生化學反應出現異味,繼而影響熬出來糖稀的口感和色澤。
2.在固定炒麵條的飯盒裡撒少量的熟芝麻,不是為了豐富口感,是防止麵條外麵包裹的糖稀與飯盒沾黏,所以用量要少。
3.傳統的沙琪瑪為了美觀,都會在上面撒些青紅絲;然而這種用橙皮、蘿蔔皮等物加糖、著色、焙乾做成中式傳統糕點食材,口感一般。建議用口感和色澤更好的果脯替代。
★世界周刊廣徵天下各家廚藝秘笈
歡迎充滿創意的中西料理、點心烘焙、獨家私房菜等食譜投稿,讓你大展廚藝:
1.除了材料、作法外,請提供做菜關鍵或小叮嚀。
2.請附料理過程及成品照片檔至少4張,畫素至少要300萬以上,勿使用濾鏡。
3.投稿請至email:
4.來函請附中英文姓名、電話、稿費寄送地址、稿費支付抬頭,請留底稿,不論來函刊出與否,恕不退件。請勿一稿兩投,編者有權刪節。
5.本報系海內外各報紙相關版面或世界日報新聞網得選用刊登,並收錄於聯合知識庫(udndata.com)。
6.嚴禁抄襲、一稿兩投,違者將永不錄用。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