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頻道

* 拖拉類別可自訂排序
恢復預設 確定
設定
快訊

臨時撥款未納援烏方案 拜登矢言支持基輔

全3D列印建造/南加年底落成 每棟售價逾97萬元

封面故事/蓋遊民屋 華人父母:我反對 華裔生:你仇恨

洛市中心的遊民巷。(記者李雪/攝影)
洛市中心的遊民巷。(記者李雪/攝影)

近年來洛杉磯縣遊民(Homeless)氾濫成為嚴重的社會問題。2021年3月初,華人社區亞凱迪亞市議會(Arcadia)通過一項決議,擬接受洛縣政府撥款,在該市最南端的Peck Road Conservation Park東面建立一個小屋庇護區(Tiny Home Shelters),可容納幾十名遊民方便集中管理。

此舉掀起軒然大波,引發上百市民(多數是華人)寫信,反對在城市建立遊民居住區。5月16日,數十位華人去提倡該議案的一位市議員家門外抗議,同時也有十多名就讀於亞凱迪亞高中(Arcadia HS)的華裔學生也來到這裡,支持在市內為遊民建居住小房。於是現場演出了兩派對峙叫陣的場面。

亞凱迪亞高中十多位學生舉牌「人人應該有住屋」,支持建設遊民住所。(取自twitt...
亞凱迪亞高中十多位學生舉牌「人人應該有住屋」,支持建設遊民住所。(取自twitter/Becky Chen)

街道,這邊一群華人成年居民高呼口號,「反對建小房!」(No Tiny Homes!);街道對面是一群少年學生叫陣反擊,「住房仇恨者!」(Housing Haters!);於是成年人又向他們嗆聲,「你們的爸媽在哪?夠不夠18歲?有沒有投票權?」

亞凱迪亞數十名華人市民舉牌抗議,反對在社區建立遊民小屋。(取自twitter/B...
亞凱迪亞數十名華人市民舉牌抗議,反對在社區建立遊民小屋。(取自twitter/Becky Chen)

示威者吳女士表示,無家可歸者若在社區定居,將會擾亂安寧,隨後出現暴力、搶劫、毒品、性侵、精神病等一連串惡性問題。他們提出疑慮,若大批遊民湧入城市,製造出更多的麻煩,屆時亞凱迪亞市府如何應對?治安一旦失控,市府如何保障居民安全?亞凱迪亞市民超過6.1萬人,而遊民人數僅106人,孰輕孰重,市府搞不懂嗎?

學生組織者陳同學指出,住屋是人權和基本生活需求,支持社區中無家可歸的成員不應該是一個有爭議的行為,任何人都不應該被拋在後面或拒之門外。亞凱迪亞不僅是一個家庭生活的社區,也應該是一個相互支持的社區。

5月18日晚在亞凱迪亞市議會再次開會審議遊民小屋議案前,200多居民聚集在市府大門口抗議。華裔市長戴守真裁示,將遊民小屋項目暫時擱置,平息風波。

亞凱迪亞華人協會顧問、表演藝術基金會董事李太衛(David Lee)分析說,孩子們比較單純浪漫,同情弱勢族群,追求社會平等,道德標準很高。然而,他們人生歷練少,沒有經濟壓力,享有的生活資源都是父母提供的。所以,他們沒有考慮到建立遊民小區,可能對城市治安和房價帶來的負面影響。

「代溝」不僅存在於華人社會,其他族群也一樣,如何妥協和解決呢?李太衛認為,年輕人參與社區事務、同情弱勢群體值得肯定,他們的想法同父輩有落差也很正常。但是,兩代人各自表達觀點就好,切不可將社區爭議帶入家庭,在飯桌上針鋒相對,演變為「家庭戰爭」,影響父子、母女關係。父母不要說孩子們「無知」,孩子們也不要嗆父母「自私」,大家說話掌握好分寸,不要傷了和氣。

亞凱迪亞 華人 華裔

上一則

稅務漫談/防個資被盜 IRS加強驗證系統

下一則

稅務漫談 / SALT改革 扣除額擺不平

超人氣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