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OnAir/台灣女生的永續時尚願景:人類與地球和好

極端氣候對全球各地的影響越來越大,讓許多人開始思考個人在日常生活中與自然的關係,以及可以做出什麼樣的改變,為環保盡一分力?以時尚產業為例,或許很多人未意識到,時尚產業已成為環境污染的主要源頭之一。曾在紐約讀書、工作,畢業後返回家鄉台灣創業的蔡悅庭(Katherine)表示,她從工作中接觸到時尚產業快速、大量、不環保的生產方式,興起她創立「永續時尚」品牌的念頭。
當前存在於市場上的「快時尚」,能滿足一般大眾追逐潮流、又不需付出高價的現實,儘管不環保,蔡悅庭說,這些品牌還是會繼續存在,但未來可能會逐漸減少。在紐約時尚設計學院(FIT)攻讀時尚管理時,蔡悅庭開始認識到「快時尚」的「廉價之惡」,她不推薦「快時尚」的原因,不耐穿是一個主要因素。蔡悅庭說,以商品壽命來計算,「快時尚」的價格並不划算,而延長商品壽命,是「永續時尚」裡最重要的一環。
所謂永續的定義究竟是什麼?許多品牌常以標榜環境保護(也被稱為洗綠/greenwash)做為行銷手段,消費者該如何避免落入這類商業陷阱?蔡悅庭說,會強調要達到永續,生產的量應盡量符合需求,雖然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快時尚」品牌即使有部分是使用環保材質,如果不改變產銷的模式,一樣會形成許多垃圾,對地球造成很大負擔。
一項調查數據顯示,現代人衣服數量是20年前人的四倍、甚至30年前人的五倍。蔡悅庭說,一方面過去衣服的質料較佳,而當時也沒有「快時尚」的推波助瀾。儘管對環保材料的定義有不同解釋,永續時尚與「快時尚」的差異在於,是否做到減碳、減水、無毒、不傷害動物 (vegan)。蔡悅庭進一步說明,永續時尚的另一個層面是人道,重視勞工的權益、健康等等問題。
蔡悅庭在2020年初自創的品牌CLÉ,在法文的意思是「鑰匙」,她說希望給喜歡這個品牌的消費者一把鑰匙,通往一個更美好生活的世界。CLÉ初始選擇從皮包出發,用的是「永續皮革」,蔡悅庭剛開始稱之為素食皮革,因為英文是vegan leather,後來發現造成不少誤解,從字面上看vegan leather只代表不使用動物皮革、不做動物實驗,而CLE想傳達的是減碳、無毒、延長商品使用壽命等理念,於是改用「永續皮革 (sustainable leather)」一詞,與市面一般「有毒」的人造皮革有所區隔。
CLÉ另一個對環境友善的地方是,包包的內裡使用的是回收寶特瓶製成的布料,蔡悅庭說,一個包包使用的布料約是11個回收的寶特瓶,成本不低,但會讓自己頗有成就感,銷售越多代表對降低環境污染貢獻更多。蔡悅庭透露,一開始也常在理念與成本間掙扎,但現在慢慢找到了品牌能夠經營下去、又能回饋社會的方式。
本周「世界OnAir」節目,主播卓賢邀請到懷抱永續理念的蔡悅庭,為大家說明永續時尚的定義與對社會帶來的改變。蔡悅庭說,在品牌營運的過程中,除了幫助到環境也能幫助到社會和人,例如CLÉ曾舉辦號召大家種樹,或是關注某個議題、提供一些物資,買個包包捐一至兩個便當給弱勢的街友(遊民)等活動,創造出一個互相學習、互相幫助的群體;蔡悅庭說,在推廣永續時尚理念的同時,自己日常生活也有了一些改變,會盡量選擇環保、友善地球的品牌。
「世界OnAir」是世界新聞網新推出的播客節目,每周推出一集,透過這個新的平台,希望讓閱聽者有新的選擇和體驗。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