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會會長李德怡:注入內心力量 協助夢想啟航

大紐約區華人教育基金會獎學金(Greater New York Chinese Dollars for Scholars)邁入第18個年頭,今年共有18位優秀華裔學子獲頒獎金;秉持幫助華人學生、回饋華人社區的傳統,18載的風雨和考驗堅韌著會長李德怡(Tina Lee)的初心,在華社歷經疫情考驗、仇亞犯罪危機席捲之時,更堅信助力優秀華生成長是凝聚華社力量的關鍵,不斷甄選真心為社會改變貢獻力量的新生代,也期盼未來有更多愛心人士攜手同行。
故事 從九一一罹難者家屬說起
談及創立大紐約區華人教育基金會獎學金的初衷,李德怡回憶,故事起源於2001年的九一一事件,為了向罹難者的家屬捐款,基金會初具雛形,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漸衍生出專門為幫助華人學生、回饋華人社區發展的大紐約區華人教育基金會獎學金。
「優秀的華裔青少年很多,不少生活在貧困中,經費的幫助對他們完成學業、實現夢想有至關重要的作用。」李德怡表示,除了以獎學金解決實質的學費問題之外,更重要的是為學生們注入內心力量,從而大膽無畏的向夢想前進,「當他們發現華人社區有這麼多人在關心他們、支持他們,願意做他們的後盾,助力他們夢想啟程的時候,相信這對於移民後代和低收入家庭華生而言,會更有信心、無負擔地追求內心所願。」
18載 鼓勵家中「首位大學生」
李德怡指出,18年來,不少得獎者其實是家中「首位大學生」,在艱難的環境中,懷抱著韌性考取了夢想的院校,卻因為家庭狀況無法拿出充足的學費,「這些孩子雖然來自低收入家庭,但非常有想法、有能力,願意為了未來去爭取獎學金。我們每每看到都很感動,當然也特別樂意支持。」
除了鼓勵低收入家庭學生以外,李德怡在運營大紐約區華人教育基金會的18年裡,也發現不少華生來自於領養家庭,因初到美國、與非華裔的領養父母一起生活,對於華裔社區所設置的項目、能夠提供的幫助不太了解,「但在他們知道華人教育基金會之後,意識到這與我的背景更加貼合,於是更有認同感,從而積極申請,開啟了人生的新篇章。」此外,李德怡表示,不僅僅是領養家庭學生,其他學生申請者們,也在基金會的帶領下,找到了對於華裔身分的歸屬。
甄選 願意回饋社區的優秀學生
談及甄選獲獎者的標準,李德怡坦言,每年收到非常多的優秀申請,華人的新生代不僅成績優異,而且都具備超強的課外活動和領導經歷。但是在一些深入的考評中,會發現不少學生只是為了申請學校而參與活動,對於「領導力」本身還缺乏興趣。
「我們希望選拔出的是,真心願意回饋社區的優秀學生。」李德怡表示,出色的成績和優秀的活動履歷在華裔生中很常見,但能夠在獲得獎學金幫助後,銘記華人社區眾志成城的支持,以身作則回饋社會發展的真心青年,才是大紐約區華人教育基金會期望為華社選拔的新一代領導力量。
誓言 2009趙軒惟真心實意踐行
回憶起這麼多年來的得獎者,李德怡如數家珍,直言歷屆獲獎生中、2009年的趙軒惟(Hewett Chiu)真心實意在踐行申請獎學金時的誓言,一步一個腳印實現著改善醫療保健系統的理想。他成立非營利機構、提供亞裔等少數族裔醫療服務,之後自主創業,協助弱勢族群獲得較佳的醫療保險,並在忙碌的生活中,仍然願意回來擔任理事和導師。
新階段 提供職業指導和發展建議
「我們非常希望有更多的專業人士,加入基金會助力華社下一代發展。」李德怡表示,大紐約區華人教育基金會之後將進入新階段,重點為學生們提供職業指導和發展建議,「所以除了獲獎者校友網絡,也期待更多志同道合、願意回饋社區、幫助新生代發展的專業人士,為學生提供一對一指導,或是在小組討論上發言,分享行業和職業資訊。」
有興趣加入的讀者們,可發送電子郵件到[email protected]報名。
大紐約區華人教育基金會網址:https://chinesescholarship.org
臉書:https://reurl.cc/p68pKb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