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付1.07億和解金 「兒童YouTube」再遭調查

被指內容貧乏 只為廣告
國會監督改革委員會經濟與消費者政策小組調查網路「兒童YouTube」(YouTube Kids)上的節目,發現多數內容貧乏,只是為了提升廣告效力。
YouTube被指控未經家長同意,收集孩童資訊,儘管業主谷歌已於2019年同意支付1億700萬元和解,但國會仍在調查谷歌未善盡社會責任。
國會該小組6日致函YouTube執行長沃西基(Susan Wojcicki),說YouTube沒盡到保護兒童不受不適合內容傷害的責任;小組召集人克瑞希那穆提(Raja Krishnamoorthi)說,YouTube只靠人工智能和內容製作者的自我約束,來決定哪些節目可以上傳到這個平台。
「兒童YouTube」上的節目,發現多數內容貧乏,只是為了提升廣告效力。」平台雖然經2019年和解後,稍有改進,仍繼續放廣告給小孩子看,尤有甚者,廣告專門針對小觀眾正在看的節目播放。
專家促增訂不當內容罰則
新冠疫情迫使在家上課的兒童更加依賴網路資源來學習,家長也更依賴網路幫忙「照顧」孩子,教育專家認為最好規定孩子「接觸螢幕」的時間,也要制定不當內容的罰則,同時建議家長注意網路視頻節目的品質。
國會議員認為,「兒童YouTube」上的節目,發現多數內容貧乏,只是為了提升廣告效力。」上面盡是些「內容了無生氣、消費主義、彷如荒原」的節目;小組在信函中說,「兒童YouTube」在播出節目前,未篩檢內容是否適合,倚賴節目製作人自律。
根據1998年制定的聯邦法律,網路平台收集兒童資訊須經家長同意;2019年被糾正後,谷歌答應和上傳節目的製作人合作,針對兒童的視頻內容要先標明,谷歌也會節制有關孩童資訊的收集。
但是國會議員指出,「兒童YouTube」仍繼續利用法律漏洞,播放針對兒童的廣告,雖然不是像一般YouTube,針對觀眾興趣播放,卻根據孩童正在看的節目,推薦觀眾看某些節目。
小組研究發現僅4%節目對發展中的孩童具「高教育價值」。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