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頻道

* 拖拉類別可自訂排序
恢復預設 確定
設定
快訊

受中共高官指使扳倒法輪功 南加兩華人被捕

厄多安宣布勝選:未來5年將繼續統治土耳其

長江口2號古船整體打撈出水 增進清代晚期古船研究

「長江口二號」古船模擬圖。(取材自澎湃新聞)
「長江口二號」古船模擬圖。(取材自澎湃新聞)

中國國家文物局21日發布消息稱,當天凌晨0時40分,長江口橫沙水域見證了中國水下考古新的歷史性突破,22根巨型弧形梁組成的長48米、寬19米、高9米、重約8800噸的沈箱裝載着古船,經過近4個多小時水下持續提升後,在打撈工程船「奮力輪」中部月池緩緩露出水面。這艘清代同治年間的古船時隔150多年重新出現在世人眼前。

香港文匯網,古船發現於2015年,是目前中國乃至世界上發現的體量最大、保存最為完整、船載文物豐富的古代木質沈船之一,填補中國清代晚期大型木帆船研究空白。

2015年,上海市文物局組織國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上海市文物保護研究中心等單位在長江口崇明橫沙水域開展水下考古重點調查時,通過聲納掃測等技術發現了一艘木質古船,考古編號為「長江口二號」。

中國迄今水下考古發現的體量最大的木質沉船──長江口二號古船21日在長江口水域成功...
中國迄今水下考古發現的體量最大的木質沉船──長江口二號古船21日在長江口水域成功實施整體打撈,工作人員綁扎固定古船船體。(新華社)

經過7年的水下考古調查勘探,探明了長江口二號古船的基本情況。長江口二號古船為木質帆船,確認年代為清代同治時期(公元1862-1875年),所在水域水深8-10米,船體埋藏於5.5米深淤泥中,殘長約38.1米、寬約9.9米,已探明有31個艙室。古船上部的船艏、纜樁、主桅杆、左右舷等結構完整,從目前的勘測情況看,推測為清代上海廣為使用的沙船的可能性最大。

中國迄今水下考古發現的體量最大的木質沉船──長江口二號古船21日在長江口水域成功...
中國迄今水下考古發現的體量最大的木質沉船──長江口二號古船21日在長江口水域成功實施整體打撈,長江口二號古船船體已局部露出水面。(新華社)

中國迄今水下考古發現的體量最大的木質沉船──長江口二號古船21日在長江口水域成功...
中國迄今水下考古發現的體量最大的木質沉船──長江口二號古船21日在長江口水域成功實施整體打撈,長江口二號古船船體已局部露出水面。(新華社)

通過選取4個艙室進行的小範圍清理,艙內均發現有碼放整齊的景德鎮窯瓷器等精美文物,已經出水完整或可修復的文物種類多、數量大。另外,在船體及周圍還出水了紫砂器、越南產水煙罐、木質水桶殘件、桅杆、大型船材、鐵錨、棕纜繩、滑輪以及建築材料等大量文物。特別是出水的綠釉杯底書有「同治年製」款,為古船的斷代提供了重要的依據。2021年和2022年,上海市文物局兩次組織水下考古專業機構對長江口二號古船及周圍進行了水下調查,清理出了前幾次調查未發現的元代瓷器和高60厘米完整的豆青釉青花大瓶等大型整器,以及一批產自江蘇宜興窯陶瓷器。

古船上發現的清同治景德鎮窯粉彩翠竹紋墨彩詩文杯。(取材自澎湃新聞)
古船上發現的清同治景德鎮窯粉彩翠竹紋墨彩詩文杯。(取材自澎湃新聞)

經過77天的海上施工奮戰,古船成功整體打撈出水。這些首次應用於考古與文物保護領域的技術,充分體現了文物保護與科技創新融合發展,為水下考古整體打撈模式提供了新方法、開闢了新思路、增加了新案例,為世界水下考古提供了中國理念、中國經驗。

大陸國家文物局表示,可以說,長江口二號古船是中國水下考古又一里程碑式的重大發現,是目前國內乃至世界上發現的體量最大、保存最為完整、船載文物豐富的古代木質沉船之一,填補了清代晚期大型木帆船研究空白,是彌足珍貴的文化遺產。同時,長江口二號也是水下考古工作者在中國水下文物普查期間首次主動發現並進行考古調查的古船,船體的完整性和豐富的船載文物,對中國乃至世界的造船史、航運史、陶瓷史、經濟史等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越南 香港

上一則

馬斯克取消推特遠距上班隔天 金山總部靜悄悄

下一則

混合工作年薪逾10萬城市 舊金山居首、洛杉磯第三

延伸閱讀

超人氣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