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頻道

* 拖拉類別可自訂排序
恢復預設 確定
設定
快訊

Coinbase也遭證管會起訴 午盤股價下挫11%

Aldi超市今夏250種商品降價 為顧客省6000萬元

紐約客談/為何只能二選一 年輕世代吐心聲

期中選舉再次撕裂美國,相較於55歲以上的投票主力軍,兩黨交鋒中,許多政客或媒體也許忽略了一群人,這些在川普執政時期首次接觸選舉,甚至形成政治立場的年輕人。紐約時報近期相關訪問,如果厭倦了政治口水,或可看看未來主人翁的心聲。

這群熱中政治的年輕人,經歷了經濟不公、川普分裂美國、新冠疫情、警察暴力、仇恨犯罪、控槍、墮胎權爭議等事件,他們關心切身議題,而非政黨界線,要求改變,但不確定所選政客是否真能代表自己。

有些年輕人自認是進步派,不願被稱為民主黨,但投票時因缺少真正能認同的候選人,只有投給民主黨,覺得背叛了自己的信念。他們想說,多數支持墮胎權的人,真的是出於善意。至於所謂的保守群體,他們則說,外界認為這群人瘋狂,但校園裡這些年輕人中並沒有瘋子。而自認立場中立的受訪者,也有類似感慨,覺得無人能代表自己,自我解嘲,父母說兩邊都難免有壞人。

有些人認為不該只能二選一,但也擔心第三黨出線會有後遺症。過去他們的政黨認同,經常只有:哪一邊的初選較有趣?我能在初選發揮多少影響力?但因逐漸失去信心,紛紛選擇了無黨籍。

有人的初次政治記憶,是川普當選後,首次感覺美國被撕裂,並因此形成了政治立場。有人因此對政治悲觀,也有人認為不論選舉結果如何,美國都能安全度過危機。他們說,這或許只是一種盲目樂觀,但即便不成功,仍願意一次又一次、盡己所能,讓美國變得更好。而在投票率向來偏低的期中選舉,這些年輕人或許真有機會扭轉現實。

(紐約客談,每周二至周六見報)

投票 川普 期中選舉

上一則

不在籍投票出現漏洞 改變心意當心吃閉門羹

下一則

選前衝刺 李修頓勸民主黨選民「倒戈」反犯罪 霍楚斥恐嚇

超人氣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