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會議員六參選人 布碌崙華社答問

國會眾議員第十選區參選人中的六人,20日在布碌崙(布魯克林)8大道舉辦政見會,就華人關心的仇亞犯罪、教育、小商家、遊民所、住房等問題發表意見。這次活動由亞潮聯盟(Asian Wave Alliance)、紐約同源會和紐約市居民聯盟共同主辦,數十名華裔民眾現場參加。
出席政見會的包括華裔參選人李江華、市議員利華娜(Carlina Rivera)、前國會眾議員霍茲曼(Liz Holtzman)、前信用諮詢公司創辦人羅秉新(Brian Robinson)、公校家長莫美倫(Maud Maron),以及共和黨參選人韓丹白寧(Benine Hamdan)。主持人是亞潮聯盟共同創始人朱雅婷、紐約同源會會長黃友興。
對於仇亞犯罪,六人異口同聲強烈譴責。李江華說,身為華裔,他對近年仇亞犯罪的增加有切膚之痛,也是他的關注焦點;利華娜說,她和亞裔社區合作是有歷史的,作為市議員,曾大幅增加反仇恨亞裔項目的經費;猶太裔的羅秉新希望亞裔和猶太裔能結成聯盟,共同反對仇恨犯罪。韓丹白寧建議給警方提供更多經費。她還表示,有些事情說過多年,現在需要的是行動。如果繼續選民主黨,情況恐會照舊。
對於教育問題,莫美倫認為,應撇開意識形態,回歸教育本身,有高品質的教育,為就業市場輸送人才符合所有人的利益。對於拜登總統提出的取消一些聯邦學生貸款,利華娜、李江華和霍茲曼都支持,認為應最大可能普及高等教育,但韓丹白寧和莫美倫反對,認為獎助學金比取消學貸更能鼓勵學生,有助學生成長。
關於遊民問題,羅秉新說,他曾數次與華裔民眾站在一起,上街抗議在華人聚居區修建遊民所。李江華和韓丹白寧都建議採政府與企業合作,共同為遊民提供住房。利華娜說,遊民問題已和吸毒、精神疾病分不可,建議為遊民建造更多可負擔住房的同時,也考慮治療精神疾病的附屬設施。莫美倫認為遊民和精神疾病是兩個不同的問題,應該分開處理。
參選人都表示,新冠疫情後期,應持續幫助小商家。李江華和霍茲曼支持提高對富人的稅率,但韓丹白寧對此持不同意見。但參選人的基本共識是,繁榮的小商家能使城市更加興旺,吸引更多人在紐約安居樂業。
至於公共住房,利華娜認為紐約公共住房系統處於危機中,是一個400億元的大問題,需要加強監管和調查,從而為低收入者提供滿意的居住條件。李江華認為,除了公共住房,紐約的公共設施和基礎設施也都需要改善和新的投資。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