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客談/第10選區亞裔參選人多 分票恐難免
新畫的紐約州國會議員第10選區競爭激烈,不僅有前市長白思豪(Bill de Blasio)等主流政要,作為紐約市兩大亞裔社區所在的選區,亞裔參選人也積極參與;目前表態參選的亞裔參選人包括州眾議員牛毓琳、韓裔社區人士金伊莉莎白(Elizabeth Kim)、布碌崙(布魯克林)亞裔民主黨俱樂部主席李江華和前陸軍牧師熊焱。
作為亞裔聚居的社區,亞裔民眾自然希望選出本族裔的國會議員代表社區;但現實是,即使第10選區亞裔眾多,亞裔選民人數也只占選民總數的22%,遠不及白人的49.7%;因此,即便所有亞裔選民將票投給同一個參選人,這名參選人也不能保證獲勝,更別說現在已經出現多個亞裔參選人,勢必造成分票的情況。
在這種情況下,如果社區真的希望讓亞裔參選人進入國會,社區就必須團結,起碼將票集中在最有希望參選的人身上;作為少數族裔,要想取得成功,有組織地團結起來是最起碼的條件;或許各亞裔社區組織應該考慮建立一個協調平台,用來統一思想凝聚共識,集中力量才有希望。
例如,面對當前的狀況,社區可以考慮協調一個亞裔參選人的初選機制,讓亞裔參選人先決出一個優勝者,再去參加民主黨初選。當然,這種初選不會得到選舉委員會承認,也沒有約束力,它需要社區有共識、各方都認可的情況下,才有可能設立。
但很顯然,目前的亞裔社區早就習慣各自為政,目前沒有團結起來的條件;只是,若社區的目標真的是力推亞裔參選人,就應該早做打算,下次再遇到這種大好機會,就應該做得比現在更好。
(紐約客談,每周二至周六見報。)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