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埠投票站冷清 投票人數不及初選

華埠各投票站工作人員2日表示,普選日前來投票的選民人數比初選時稍少,大部分選民來投票前已經胸有成竹,但是對公投問題不甚了解。
華埠孔子大廈投票站站長鄭永佳表示,初選時投票人數達到1000人以上,但這次普選估難達到;他說,這次大部分選民都知道自己要選誰,「我們的解釋工作變少了,投票的速度提高了。」
孔子大廈投票站翻譯蔡小廷也表示,很多選民對五個公投問題沒有了解;他說,儘管普選中民主黨優勢明顯,大部分職位都志在必得,而且華埠所在選區的市議員候選人沒有華裔,但這並沒有挫傷華裔選民投票的積極性。
他說,近幾年來華裔的投票熱情一直在提高,這歸功於社區多年的教育;「為什麼每次選舉都有很多候選人來孔子大廈來拉票,就是因為這裡投票的人多,是一股力量。」
孫逸仙中學投票站翻譯房飛表示,幾乎所有老年選民都明確自己支持的市長人選,但對於不熟悉的崗位,如曼哈頓區長,則出現了有趣的現象,「許多人看到曼哈頓區長民主黨候選人叫李文(Mark Levine),看不懂英文的人就以為李文是華裔,所以選擇李文。」
房飛去年總統大選時也參加了投票站翻譯工作,他表示,這次投票人數明顯少於總統大選,「當然總統大選熱度較高,選民投票熱情高可以理解;但總體感覺,曼哈頓華裔參政力度不強,不如法拉盛。」
在孫逸仙中學投票站的趙先生表示,他支持的市長人選是亞當斯,「雖然大家都知道結果,肯定是民主黨贏,但是華裔還是應該出來投票,增加參與。」
也有選民支持共和黨候選人史里華;在孔子大廈投票關老太表示,她已在紐約住了50多年,每次都會來投票,「我這次投給史里華,因為我從來沒見過紐約市像現在這麼亂過,史里華說過要整頓治安,我想是時候換個黨執政了。」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