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安澤住房計畫 8年增建和保存25萬可負擔住房

華裔市長參選人楊安澤28日宣布紐約市住房計畫,承諾若當選市長,將在八年內在全市五區內新增和保存25萬個可負擔房屋,進一步緩解紐約的貧困問題,為中低收入民眾提供可負擔住房。
楊安澤表示,需要改革現有的可負擔住屋政策,終止特殊利益集團造成的制度失靈狀態,他計畫八年內每年投入40億元用於全市住房計畫,資金部分來自聯邦預計每年向紐約市發放的紓困金,要在八年內新建和保留25萬套可負擔住房,需要每年提供約3萬套。
楊安澤說,這將是自前市長郭德華(Ed Koch)執政以來紐約市最大的可負擔住房工程;但從許多方面來說,他提出的計畫將面臨更多挑戰,因郭德華擔任市長的上世紀70年代末至80年代,紐約市的土地價格較低,且市府擁有大量房產。
為簡化新建可負擔住房程序,楊安澤提議廢除各選區市議員對新開發案的否決權,取消大部分新開發項目限制的停車要求,加速城市土地利用通過程序等。
此外他還提議將使用率較低的酒店和辦公樓宇改造為可負擔住宅樓,也會使用市府閒置的土地來建設住宅樓。
楊安澤表示,正由於自己沒有政府經驗,不會被官僚體制束縛,更能高效地推動全市可負擔住房的興建。
楊安澤還支持曼哈頓蘇荷區土地重畫(Soho Rezoning),目前市長白思豪(Bill de Blasio)正在考慮該計畫,在這片愈發昂貴的社區保留現有平價屋,並新建3200套住宅,預留約800套永久平價屋單元。
楊安澤的計畫得到紐約州住房與社區重建廳(NYS Homes and Community Renewal)前廳長James Rubin的支持,稱許該計畫結合了宏偉目標和實操基礎。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