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頻道

* 拖拉類別可自訂排序
恢復預設 確定
設定
快訊

科州造勢又失言?川普:移民幫派「全面掌控」奧羅拉

台灣現代詩啟發者 瘂弦傳在溫哥華辭世 享耆壽92歲

音樂家、運動員來自先天優良基因 還是後天練習?

知名論文〈刻意練習在獲得專業表現中的作用〉中指出,在音樂和運動上,累積的練習時數會假冒成與生俱來的天分。讓人誤解天才或專家是極具天生優勢的。示意圖。 (取材自pexels.com @RUN 4 FFWPU)
知名論文〈刻意練習在獲得專業表現中的作用〉中指出,在音樂和運動上,累積的練習時數會假冒成與生俱來的天分。讓人誤解天才或專家是極具天生優勢的。示意圖。 (取材自pexels.com @RUN 4 FFWPU)

1993年,有三名心理學家為了做研究,向西柏林音樂院求助,當時這間音樂院由於栽培出世界一流的小提琴家而享譽國際。

該音樂院的教授協助這三名心理學家,鑑定出十個「優異的」小提琴主修生,他們有可能成為國際級的獨奏家;十個「表現佳」的學生,有可能在交響樂團裡謀生;以及十個欠佳的學生,歸類為「音樂老師」,因為那可能會是他們未來的出路。

這三名心理學家詳細訪談了這30名音樂院學生,結果出現某些相似處。三組音樂家全都是從八歲左右開始有系統的學琴,而且全都在十五歲左右決定要成為音樂家。儘管他們的琴藝各不相同,但這三組人每週都花了多達50.6個小時精進音樂技能,包括上音樂理論課、聽音樂,還有練琴和演奏。

接著,浮現了一個重大差異。前面兩組小提琴手每週獨自練習達24.3小時,而第三組只有9.3小時。這麼說來,儘管獨自練習比團體練習或表演演奏等活動更加費神,音樂家仍然認為獨自練習是他們的訓練當中最重要的一環,也許就不足為怪了。前面兩組小提琴手的生活,似乎離不開練琴及訓練後的恢復,他們每週睡眠60小時,而第三組是54.6小時。不過,前面兩組獨自練琴的時數並沒有差異。

4000小時 是獨奏家和音樂老師的差距

因此三名心理學家要這些小提琴手回溯估計,他們從開始拉琴以來花了多少時間練習。第一組小提琴手在他們初次拿起樂器之後,練習時數增加的速度就開始超過其他兩組。到十二歲時,「優異的」小提琴手就比未來的「音樂老師」多了大約1,000小時,即使前面兩組在學院裡花相同的時間精進琴藝,但平均來說,未來的國際級獨奏家在十八歲時,已經獨自練習達7,410小時,而「表現佳」這組是5,301小時,未來的「音樂老師」則為3,420小時。這三名心理學家寫道:「由此可見,三組的技藝水準,完全對應了他們單獨練琴的平均累積時數。」他們因而結論道,有可能解釋為音樂天分的特質,本質上其實是多年練習下來的結果。

值得注意的是,他們發現鋼琴演奏家的累積練習時數,平均來說和優異小提琴手差不多,彷彿有某種特殊專長法則似的。三名研究人員依據每週練習時數的估計值,指出無論是演奏哪種樂器的專業音樂家,他們到二十歲時已累積練習了一萬個小時,而專精的演奏家會投入更多的「刻意練習」,也就是令受訓者竭盡所能且通常是獨自進行的那種努力練習。

累積的練習時數 會假冒成與生俱來的天分

在〈刻意練習在獲得專業表現中的作用〉(The Role of Deliberate Practice in the Acquisition of Expert Performance)這篇如今很出名的論文中,作者群把他們的結論類推到運動上,同時也引用了史塔克斯的遮擋測試法(亦即顯示,經由學習而得的知覺特殊專長,比未經訓練的反應能力更為重要)。他們指出,在音樂和運動上,累積的練習時數會假冒成與生俱來的天分。

這篇論文的主要作者是心理學家安德斯・艾瑞克森(K. Anders Ericsson,目前在佛羅里達州立大學執教),後來被視為「一萬小時」法則(但他本人從未稱之為「法則」)或「刻意練習架構」之父;後者是研究「技能習得」(skill acquisition)的人常用的稱呼。

大家把艾瑞克森視為研究專家的專家。他和提倡此架構的其他人進一步提出,從短跑到外科手術等各種領域的天分,長時間累積的練習都是真正在背後施展魔法的巫師。

無關天賦 成為專家的DNA在每個人的基因裡

基因科學日漸重要,艾瑞克森也把基因納入論文裡。艾瑞克森和共同作者在他們2009年的論文〈邁向優異成就的科學〉(Toward a Science of Exceptional Achievement)中寫道,成為職業運動選手(或任何職業人士)所必需的基因「都在每個健康的人的DNA裡」。以此觀點看來,使專家有所差異的是他們的練習史,而非身上的基因。媒體在解釋艾瑞克森的研究結果時,往往會說練習一萬個小時是讓人成為任何領域的專家的必要兼充分條件。大家開始流傳,練習時數不到一萬小時,就無法專精某個技能,反之只要練習了一萬個小時,人人都能成為專家。

在幾本暢銷書和大量文章的助長之下,一萬小時法則(又稱「十年定律」)已經在培育運動員的世界裡扎根,促使人們讓孩子早早開始接受嚴格訓練。

有些暢銷作者在描述艾瑞克森的研究時,除了論及因練習而產生的差異,還考慮到個別的基因差異,但又有些作者堅決認為一萬小時法則是決定性的,遺傳天賦在專業成就中並沒有發揮的餘地。在這本書的調查報告過程中,我看到截然不同的人指稱,一萬小時法則是競技場上的成功祕訣,包括美國奧委會的一名科學家所接受的訪談,以及某支避險基金向投資人說明該基金成功理念的年度公開信。

我甚至結識了一名高爾夫球選手,他目前正在親自檢驗這個法則。

《運動基因:頂尖運動表現背後的科學》(圖片提供/行路出版)
《運動基因:頂尖運動表現背後的科學》(圖片提供/行路出版)

(本文出自《運動基因:頂尖運動表現背後的科學》(The Sports Gene: Inside the Science of Extraordinary Athletic Performance),行路出版/大衛・艾普斯坦(David Epstein),未經同意禁止轉載。紐約世界書局購書專線:718-445-2665轉1)

DNA 投資 佛羅里達州 交響樂

上一則

有時生孩子氣 問題出在「沒安全感」?「缺愛的父母們」可以多注意…

下一則

台美小姐宋依珊登UCLA校園報 凸顯台灣認同

超人氣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