占全球出口47% 烏克蘭葵花籽油沒貨 食用油價格飆升

俄烏之戰不但給石油、天然氣等出現嚴重供應問題,就連食用油也出現全球短缺。
烏克蘭是葵花籽油主要生產國,占全球出口47%以上,戰爭爆發後已停止出口葵花籽油及葵花籽,結果引發骨牌效應。食品製造商尋求替代品,導致油菜籽、棕櫚油和橄欖油等食用油價格大幅飆升。在此之前,加拿大及南美等生產大國的葵花籽歉收,早已推高食用油價格。
市場數據公司 Mintec Ltd. 的數據顯示,截至 3 月底,全球葵花籽油價格同比上漲44%,菜籽油上漲72%,豆油上漲41%,棕櫚油上漲61%,橄欖油高出15%。除橄欖油外,其他所有產品在3月均創下歷史新高。
葵花籽油除了是流行的食用油外,也是製造蛋黃醬、人造牛油的主要成份,尤其在歐洲是不少主要食品的配方之一。
愛爾蘭一家主要配料製造表示,由於密度不同,難以用棕櫚油代替葵花籽油製造蛋黃醬、人造牛油;橄欖油只屬小眾市場,且價格昂貴達四倍,故不可能成為替代品。
由於供應短缺,包括比利時和西班牙在內的一些歐洲國家,雜貨店已限量供應葵花籽油,更多的商店只供應棕櫚油。
隨著要求大增,刺激了菜籽油價格,與俄烏戰爭前相比已上漲40%至50%,而榨油用的油菜籽也開始出現供應短缺。
與此同時,農業部發布2022年3月食品價格展望報告,指出所有食品價格都會上漲,雜貨價格過去一年來已上漲近9%,漲幅是幾十年來的最高水平。
報告預估今年食品價格將上漲4.5%至5%;若是外出就餐的增幅為5.5%至6.5%。
報告指出,2021年沒有任何食品的價格出現下降,展望2022年,報告上調除新鮮蔬菜外,其餘所有食品類別的價格預測,包括肉類、家禽、雞蛋、乳製品、脂肪和油類等。其中牛肉價格增幅最大,批發價預計上漲4%至7%。
對食品價格構成壓力,除自1981年4月以來的最高通膨率外,還有受到俄烏戰爭及聯準會提高利率影響。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