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頻道

* 拖拉類別可自訂排序
恢復預設 確定
設定
快訊

賓州初選反映 川普不易獲得中間派與獨立選民支持

歐盟對中國安檢設備商同方威視 發動「黎明突襲」

季風帶的出版之路

季風帶文化大稻埕店。(圖/林韋地提供)
季風帶文化大稻埕店。(圖/林韋地提供)

接棒在一個非常難困的時候

新華作家英培安先生在經營草根書室的時候也有做獨立出版,2014年當我們從他手上接過草根的時候,他說有兩本他已經答應作者要幫他們出版的書,希望我們可以替他完成,兩本都是新華文學作品,一本是李青松的小說《槍手的故事》,一本是沈璧浩的詩集《都巿錄》。為了完成這個被交付的任務,開始了我對出版從零到有的學習。

不久後高慧鈴和吳采芬在馬來西亞成立了三三出版社,因為理念契合,我出資透過她們出版了一些馬華文學作品,如彭敬詠的詩集《安全島》和楊邦尼的詩集《刪情詩》等。我也透過三三出版了《季風帶》文學雜誌,「季風帶」這個名字是黃錦樹和張錦忠兩位文學教授取的,也得到李有成教授很多鼓勵和支持。我自己編了前面七期,《南洋文藝》休刊前的主編張永修編了後面五期。

同一時間馬來西亞大將出版社的創辦人傅承得先生將大將交給周若鵬,大將的副社長林明志希望能夠有位比較年輕的文化人和周若鵬一起接下大將,他就找我入股買下好些上一個世代的股東的股票。若鵬和我其實接棒在一個非常難困的時候,那時台灣書業的產值已經開始下滑,但馬來西亞的書巿崩得更快。我入股大將後對大將的出版內容並沒有太多介入,比較希望大將在銷售上可以幫助到其他規模較小的馬華文學出版社,如三三出版社,曾翎龍的有人出版社,和廖宏強的大河出版社等。

2017成立台灣季風帶文化

那時我們花了很大力氣做的一件事就是遠渡南中國海來參加台北書展,那時大將是國際參展商,被分在國際書區。連續來了兩年之後,我發現如果要讓台灣的讀者對馬華社會和作品有所認識,這樣一年一次的參展是不夠的,必須要著陸在地長期深耕才行,於是2017年在松鼠文化賴凱俐的協助下我成立了台灣季風帶文化。

一開始我的想法非常簡單,長期以來,台灣出版的書傾銷到新馬,但是新馬的書很少賣到台灣,造就新馬對台灣很熟悉,但台灣對新馬卻很陌生,台灣文壇所知道的「馬華」和「新華」作家,幾乎都是在台灣生活或出版的作者,但對馬來西亞和新加坡在地的華文作者卻非常陌生,我希望能夠平衡一下這個狀態,讓雙方能夠有更多互動和了解。季風帶文化除了進口新馬的書籍推到台灣通路之外,我們也代理了香港石磬文化的文學出版品,包括其出版的《聲韻詩刊》。

2018年台灣季風帶文化第一次作為本地單位參加台北書展,我們帶入了超過上千本的新馬華文出版品,那時新南向政策正喊得火熱,我們就想了一個宣傳標語,叫「南向,從了解南方開始」。同年我們也開設了季風帶書店來陳列和推廣我們代理的書,店址一開始在六張犁,後來搬到大稻埕現址。我們的經銷商三民書局對我們非常友善幫我們推廣很多,我們代理的出版品除了在季風帶自己店內,也都可以在三民書局的實體店和網店找到。

開始在台灣認真經營後,很快我們便意識到一些現實的挑戰和難題。首先是新馬書出口到台灣的運費非常貴,因此書價相比台灣本地出版品並不是很有競爭力,同時簡體書在台灣通路幾乎是賣不動。新馬的華文出版品的設計一般較素,沒有太多行銷文案和介紹,一些用詞習慣也和台灣大不相同,當然還是會有很多學術和專業讀者向我們購書,但對一般大眾讀者而言,其實不大容易進入。因此我們發現我們也應該針對台灣讀者的需求,在台灣出版一些季風帶自己的出版品,不能僅僅只是做代理。

我找來我的香港好友鄺健銘出任總編輯,根據台灣讀者的知識需求設定了幾個守備範圍,首先自然是東南亞,而這個東南亞包括香港,因此我們出版了香港學者李淑敏的《冷戰光影:地緣政治下的香港電影審查史》,新加坡學者戴維信的《印尼模式:國家民主化二十年史》,和陳思賢的《新加坡模式:城邦國家建構簡史》,讀者反應都很不錯,健銘自己讀書頗豐,做學術書很有眼光。我們也出版了些探討華人身分認同問題的書,如旅美台灣學者郭慧英的學術著作《帝國之間,民國之外—─英屬香港與新加坡華人的經濟策略與「中國」想像(1914-1941)》,和新加坡畫家以韓槐準故事改編的圖像小說《尋找愚趣園》。季風帶文化也希望能成為新加坡(和馬來西亞)學者在台出版的橋梁,我們已出版了莊嘉穎的《建國與國際政治:近代中印泰主權國家建構比較史(1893-1952)》,賴啟健的《歷史的臍帶—─東南亞建築與生活》,和近期出版的李氣虹的《從「中國人」到「台灣人」:台灣人政治認同的轉變(1995-2008)》,《歷史的臍帶》更獲得香港《亞洲周刊》2021全球華人非小說十大好書,和新加坡《聯合早報》2021年度選書。

2021成立季風帶馬來西亞

我自己對文學是很有熱情的,也希望季風帶可以多做一點文學。我們已出版的文學相關書籍包括,馬華學者陳奕進獲得周夢蝶詩獎評論類首獎的論文《旅行與「現代」:近代中國文人之歐遊心影錄(1920-1935)》,在台馬華作家梁金群的《野村少女:馬來西亞新村生活隨筆》,和新華詩人陳晞哲的詩集《一個人的山海經》。除了厚重的學術書外,我們也會出一些比較輕鬆好玩的貼近大眾的書,如馬來西亞人氣畫家農夫的繪本《孤獨症》,和人氣臉書粉絲頁象仔的《台馬大不同:象仔旅台觀察日記》。

2021年我成立了季風帶馬來西亞,在吉隆坡也開了間書店,除了推廣季風帶文化自己的出版品,更重要的是推廣台灣的出版品,因為在過去這幾年,讀台灣書的馬來西亞人感覺越來越少。馬來西亞很大,靠我們自己的力量是不夠的,因此我們也和北方檳城的島讀書店,和南方居鑾結盟,大家北中南連線一起來推動台灣書籍的閱讀。

回顧這些年的努力,季風帶在台灣得到很多同行的協助和鼓勵,也有一批忠實的讀者給我們支持和加油。年輕時我曾有很多關於身分認同的困惑,但在文化和出版事業努力的日子裡,這些困惑就漸漸消失了。

季風帶的核心價值是跨域,我們可能來自不同的地方,但我們共同擁有自由和多元的價值。

林韋地(左二)與他的出版夥伴。(圖/林韋地提供)
林韋地(左二)與他的出版夥伴。(圖/林韋地提供)

新加坡 香港 東南亞

上一則

活著就是幸福

下一則

大姨家老院的命運(下)

延伸閱讀

超人氣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