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藝術周登場 中國藏品豐富

紐約亞洲周協會(Asia Week New York Association)主辦的亞洲藝術周今(16)日啟動,涵蓋藝術展覽、藏品拍賣、交流活動等,數十家藝廊參與並開放參觀各自藏品,包括多家收藏中國作品藝廊,從古代跨至現代瓷器、書法、水墨畫等。
此次藝術周舉行至24日,共有紐約26家國際藝廊和六家拍賣行參與,展出包括來自中國、日本、韓國等亞洲古今藏品,且部分平日不對公眾開放,藉此活動供更多人鑑賞。
曼哈頓著名骨董商Ralph M.Chait Galleries展出稀有的康熙成對青瓷器瓶,上有兩隻佇立於海角的麒麟,保存完好,並曾於1914年在大都會藝術博物館展出,此前被摩根大通藝術中心收藏;還有康熙大型彩瓷瓶,多種色彩象徵吉祥的鹿、樹木、雲朵和太陽等。
Zetterquist Galleries藝廊展出多件珍藏中國陶瓷,由收藏家瑪麗、切尼考爾斯伉儷(Mary and Cheney Cowles)在過去50年所藏,年代從西晉至元代不等,包括白釉和隋唐時期的三彩陶器,以及越窯、定窯、鈞窯和磁州窯等。
來自北京的墨齋(Ink Studio)於曼哈頓上城的烏克蘭研究院展出台灣藝術家彭康隆和天津藝術家李津的畫作。墨齋聯合創辦人余國梁介紹,彭康隆的畫作是藝術史上少有的打破傳統、將山水和花卉兩種題材結合,為水墨畫創先河;李津是當代中國感官繪畫代表人物之一,常以市井小事、活動場景或親密關係為題材,此次展出他在紐約創作的「流動的彩虹」和描繪當代生活的「紐約晨客」系列畫作。
秋萌畫廊(Fu Qiumeng Fine Art)聯合明尼蘇達大學雙城分校藝術史系,推出香港藝術家馮明秋「時之痕」書法作品個展,包括早期經典作品,也有全新「數字系列」書法創作。主辦方介紹,新系列通過阿拉伯數字與水墨造型疊加,創造新奇的實驗畫作;馮明秋也獨創數十種「字體」,將書寫和繪畫風格融合,此次也有展出。
更多相關訊息:https://www.asiaweekny.com/。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