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多芬死後才完成的第10號交響曲「清大AI樂團」揭密

貝多芬也有第十號交響曲?集貝多芬的人腦智慧與人工智慧於一曲,貝多芬未竟之作「第十號交響曲」27日將進行亞洲首演。台灣清華大學AI樂團在指揮張佳韻領軍下,27日推出一場別開生面的音樂會「貝多芬的人腦智慧與人工智慧:清華AI樂團貝多芬逝世195週年致敬音樂會」,獻上人工智慧續寫完成的樂曲,向辭世195周年的貝多芬致敬。
貝多芬代表作第九號交響曲震撼人心,如果樂聖多活幾年完成第十號交響曲,會是如何呢?這恐怕只有AI人工智慧可以嘗試解答了。
貝多芬辭世後留有一些手稿、未完成的旋律,。為紀念貝多芬250歲誕辰,德國電信公司的「德國電信・貝多芬計畫」,把手稿交由人工智慧工程師、音樂學者及演奏者,共同討論完成「貝多芬與AI:交響曲第十號」;因疫情全球首演延至去年10月9日,在貝多芬的出生地德國波恩發表。
本場音樂會除壓軸的樂曲貝多芬與AI:《交響曲第十號》外,尚有展現自動跟譜技術的德渥札克:弦樂四重奏《美國》第一樂章。雷納翰改編自德渥札克《新世界》交響曲:新世界鋼琴協奏曲,則是運用自動伴奏技術。此外也透過文森四世改編自拉威爾《波麗露》舞曲,展現虛擬樂手技術。
清華AI樂團是全球唯一演出人工智慧作品的AI樂團,前身為清華愛樂管弦樂團及清華樂集,由非音樂系的校內各系所同學,包括資工、電機、外文、中文及科管院學士班等組成。2019年5月成立以來,清華AI樂團至今已多度與世界尖端音樂人工智慧實驗室合作。
清華AI樂團總監林怡君本身擁有台灣人工智慧學校、清華大學跨國際學院的完整訓練。她將清華學院學士班音樂組同學為主的樂團,轉型成為專演人工智慧作品,與人工智慧協作的清華AI樂團,進而成為清大強調跨領域學習及展現的平台。林怡君表示,期望讓古典樂迷藉此機會,多方面接觸人工智慧的各種應用。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