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煥瑛公園更名啟用 設4語言紀念碑 官員、社區代表齊聚

阿拉米達縣議員布朗(Dave Brown)、屋崙市議長勵琪(Nikki Fortunato Bas)及多位社區代表,在陳煥瑛去世周年齊聚屋崙傑克遜街(Jackson Street)810號,為陳煥瑛公園(Wilma Chan Park)啟用剪綵。東灣台山同鄉會帶來舞龍舞獅表演,社區組織設立外展攤位,剪綵場面十分熱鬧。
該公園位屋崙華埠中心,原為麥迪遜公園(Madison Park),為紀念去年11月3日外出遛狗時,遭遇車禍身亡的華裔縣議員陳煥瑛,市議會決定將公園更名為陳煥瑛公園。
陳煥瑛1994年當選阿拉米達縣議員,2000年到2006年任州眾議員,是州議會首位亞裔多數黨領袖。2010年,她再次當選阿縣議員。在公園更名後,設立了寫有陳煥瑛公園標識和4種語言的紀念碑,包括英、中、越南和韓文。碑文寫道:「阿拉米達縣議員陳煥瑛在40年的公共服務職業生涯中,積極倡導重視社區意見以及爭取社會和經濟正義。」同時讚頌陳煥瑛打破無數政壇天花板,成為首位阿縣議會亞裔議員,及首位亞裔多數黨領袖,「她在開創性政策和倡議方面留下的遺產,將在今後多年對社區產生巨大影響。」
阿縣議員布朗 讚頌前上司
陳煥瑛辦公室幕僚長布朗,在陳煥瑛逝世後接任其職位,完成剩餘14個月任期。布朗在更名儀式中表示,他為陳煥瑛工作多年,陳是他的「朋友、導師以及上司」。當天為陳煥瑛去世101天,布朗與在場人士一同低頭默禱,追思懷念。布朗讚揚陳煥瑛為「社會正義的勇敢鬥士和倡導者,為那些缺少代表聲音的人士而戰、為華埠而戰,確保一個充滿活力的商業社區,以及居民和社會健康與安全」。布朗還代表陳煥瑛子女Darren和Jennifer,感謝所有支持和幫助公園更名以及參加剪綵的人士。
勵琪籌備1年 激活戶外空間
屋崙市議長勵琪致詞表示,陳煥瑛是移民、難民、亞太裔社區、年輕人和長者的堅定支持者,「陳煥瑛努力擴大所有居民身心的健康和福祉,為紀念她,社區一致合作重新命名了公園」。
她透露,一年前,包括亞健社(AHS)和東灣OCA等組織向她提出,重新命名並升級麥迪遜園公園,以紀念陳煥瑛。過去一年,經過規畫審批,並帶來額外的資源支持。勵琪還強調,疫情時擁有戶外空間十分重要,陳煥瑛生前就已和亞健社等機構,在此「激活空間」設立接種站,造福社區。
亞健社:新增燈光 員工受益
亞健社首席執行官Julia Liou和社長Thu Quach致詞紀念陳煥瑛。Julia Liou表示,更名具有歷史意義,表示該公園對亞裔社區服務意義重大,為脆弱社區提供了戶外聚集空間。亞健社也在此提供新冠病毒檢測和疫苗注射,Julia Liou說,公園新設立的燈光恰是陳煥瑛的象徵,「因為她照亮了幫助社會正義的道路」。
Thu Quach表示,陳煥瑛致力爭取亞裔社區衛生服務資源,亞健社在此公園開闢了第一個新冠測試站,至今向社區免費投入10萬次測試和6萬次接種。「這一切都是因為陳煥瑛相信,這是社區的需要。」
疫情期間,針對亞太裔犯罪激增,曾有多位亞健社員工遭遇襲擊。Thu Quach表示,新設立的燈光將幫助亞健社員工下班步行經過公園搭乘捷運時的安全。陳煥瑛逝世了,但並未離開社區,新增的燈光是她給社區的禮物。
OCA East Bay、Chinatown Coalition、Buddhist Church of Oakland等社區組織代表出席剪綵,屋崙市青年詩人冠軍Nadia Elbgal朗讀了為紀念陳煥瑛所作的詩。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