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人家長憂校園疫情 金山學區釋疑

開學之後,大部分的舊金山聯合學區的學生都必須返校上課。然後校園內的新冠感染個案時有發生,讓華人家長擔憂校園的疫情。金山學區特別回應解釋,力圖消除家長的疑慮。
華人社區中對於返校上課一事一直存在分歧。不少家長一直呼籲學區盡快重啟,讓小孩能夠回歸校園,有益身心發展。但是也有家長反對,擔心校園疫情把控不嚴和變種病毒傳染,以及當前仇亞風潮下的安全問題。
華裔舊金山居民葉女士,小孩正在舊金山公立小學「中文沉浸學校」(Chinese Immersion School)讀小學。她對於小孩在學校的情況感到十分擔憂。她指出,她已經收到了四封來自學校的電郵,表明校園內有感染個案。但是學校依然照舊開學,並沒有大規模地讓學生回家隔離,令她費解。而自己的小孩也堅持想要回校上課,她也只能尊重。
葉女士說,小學內的學童大多都是12歲以下的,現在都不符合打疫苗的資格。她認為這部分的小孩有很大的風險,如果學校內有疫情,應該要及時隔離,而不是依然讓學生返校上課。
聯合學區發言人杜德妮可(Laura Dudnick)回應時表示,校園如果發生了確診的情況,學區會根據舊金山衛生局的指引來做出應對。這其中就包含了許多種不同情況,像是有學生出現了疑似的新冠症狀、有學生正式確診新冠病毒、以及有學生和教職工與確診者密切接觸過等,不同的情況都有不同的應對方式。
根據指引,一旦校園內有學生正式確診,該名學生將會被要求回家隔離。與這位同學有過「密切接觸」(close contact)的人士且沒有打疫苗的人,也都要回家隔離。
至於何為「密切接觸」,學區也有明確的定義:在一天中與新冠確診者保持在6呎範圍內超過15分鐘的人,就是密切接觸者。也就是在校園的課堂、午餐時段中,如果有人與確診者靠近在6呎內超過15分鐘,那麼就是密切接觸者。但是,僅僅在同一個課堂上,沒有近距離接觸,那麼則不是密切接觸者。
杜德妮可強調,學區採取了許多措施,包括全程學生戴口罩、改善通風、提供個人防護裝備,以及要求所有教職工接種疫苗的政策,以確保學校的安全。
葉女士也一直質疑校園內的確診數字。她說自己收到的確診病例郵件次數,與學校官方的說法有出入。她擔心學校會否隱瞞疫情數字。
然而,目前學區只有公布整個學區的確診數字,具體到某一個學校的確診數字則沒有公布。
根絕學區的疫情數字網頁,目前整一個舊金山聯合學區5萬3000多名學生中,自我申報確診的人數是180人。近萬名的教職工中,自我申報確診的人數是32人。此外學區也有自行組織的校園檢測活動,在6496次檢測中只有15人確診,確診率只有0.23%。也就是整一個聯合學區,合共確診的人數是227人。
學區發言人杜德妮可表示,明白家長們現在面臨「不確定性」(uncertainties),學區也會持續跟進了解家長們的擔憂。
更多舊金山學區的校園確診數據可以查看:https://www.sfusd.edu/covid-19-response-updates-and-resources/health-and-safety-guidelines/when-someone-gets-sick/covid-19-testing-dashboard。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