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頻道

* 拖拉類別可自訂排序
恢復預設 確定
設定
快訊

擊敗中國丁立人 18歲印度天才棋手成史上最年輕西洋棋王

張曼玉電影中沒穿內衣「激凸」演出 劉德華讚:很性感

全球最大核融合項目延至2039年測試 恐難及時上路 改善氣候變遷

科學家宣布,全球最大的核融合爐的運作時間延後,要到15年後才能進行全面測試,不太可能成為解決氣候變遷的及時雨。(路透)
科學家宣布,全球最大的核融合爐的運作時間延後,要到15年後才能進行全面測試,不太可能成為解決氣候變遷的及時雨。(路透)

核融合能夠生產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潔淨能源,長年來被視為人類能源的「終極聖杯」。但科學家宣布,目前全球最大的核融合反應爐運作時間延後,要到2039年才能進行全面測試,意味不太可能成為解決氣候變遷的及時雨。

國際熱核融合實驗反應爐(ITER)是世界最大的核融合裝置,新冠肺炎疫情引發的供應鏈問題,拖累工程進度。ITER是複雜無比的機器,由32國在法國南部使用1萬多個零件打造。

ITER延後引發更多疑慮,不知此種技術能否及時上路,對抗本世紀氣候變遷的最糟後果,並協助滿足全球不斷提高的能源需求。

ITER總幹事巴洛巴希(Pietro Barabaschi)說:「就人們當前面對的問題,核融合所能帶來的影響而言,不應該等待核融合來解決這些問題,這樣不夠審慎。」

這是ITER八年來第二度調整預算與測試時間,現在全面測試要再延到2039年才會啟動,較先前估計的2035年,晚了四年。

這個反應爐原定耗資約50億美元,並於2020年開始測試,如今經費已暴增至220億美元以上。科學家仍在估算延遲上路所需的額外費用,巴洛巴希推測約為50億歐元(54億美元)。

這70多年來,科學家一直試圖駕馭核融合的力量,核融合在極度高溫和高壓下,結合氫原子以產生氦,過程中會產生巨大能量,但不會製造出溫室氣體或長期放射性廢棄物。恆星即以核融合的方式產生光和熱。

ITER是巨大的甜甜圈狀磁性融合裝置,又稱托卡馬克(tokamak)。此種裝置使用磁場控制超高溫的電漿,引發核融合反應。核融合被視為潛在可行的無碳能源,但要成為現實,仍須克服許多工程與資金的挑戰。

氣候變遷 高溫 疫情

上一則

芬蘭總統:俄很仰賴中國 習近平1通電話能結束烏戰

下一則

川普放話:可迅速結束烏戰 普亭:認真看待

延伸閱讀

超人氣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