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頻道

* 拖拉類別可自訂排序
恢復預設 確定
設定
快訊

中美防長「香會」上為何只握手不會談?中媒這樣解釋

想吐?專欄作家搶先體驗蘋果3499美元MR裝置 吐露這些感覺

3原因 英國減稅計畫市場不信、專家批評

英國公布50年來規模最大的減稅方案,卻讓市場更加不安。美聯社
英國公布50年來規模最大的減稅方案,卻讓市場更加不安。美聯社

英國上周公布50年來最大規模的減稅方案,希望提振經濟成長、緩和民眾的高物價苦痛,卻遭專家一面倒批評,連國際貨幣基金(IMF)都警告英國減稅政策的後果,罕見地批評七大工業國集團(G7)成員的政策。

不過,減稅理應有助振興成長,而英國的政策之所以引發市場不安,英鎊資產遭拋售,英鎊匯價屢創新低,甚至還迫使英國央行推出緊急購債計畫,原因出在三個地方:減稅財源、通膨,以及市場對英國政府長期以來的不信任。

英國首相特拉斯上任後,財相夸騰23日公布規模450億英鎊(480億美元)、被英國媒體稱為「特拉斯經濟學」(Trussonomics)的減稅方案,內容包括取消頂尖所得者的最高所得稅率、調降基本所得稅率、取消調升企業稅率的計畫,還要花600億英鎊,補貼一般家庭和企業今年冬季的能源成本。特拉斯主張,這項計畫能催動成長、抵禦衰退,並且擺脫過去十年來的不佳表現,而拉抬成長所增加的稅收,也能確保舉債受控。

然而,市場卻不信英國政府的政策規畫。由於減稅規模超乎經濟學家預期,且可能須仰賴舉債。智庫Resolution基金會估算,英國將須舉債近5,000億美元,同時英國最富有的5%人口為主要受惠者。投資人憂心,這將侵蝕國家財政、導致債務失控,因為新冠疫情的緊急支出、能源補助、以及脫歐相關成本,已讓英國財政緊繃,而英國生產力多年來也都低於歐盟的主要競爭國家。

此外,擴張財政也將繼續拉高通膨,迫使央行加碼緊縮,加劇衰退風險。這也造成更廣泛的英國決策可信度問題,英鎊資產旋即遭拋售。避險基金橋水聯合創辦人達里歐指出,英鎊資產之所以遭逢沉重賣壓,是因為投資人知道來自政府的債券供給量將遠超過需求。

另一方面,英國已逐漸失去投資人的信任。從英國2016年公投脫歐以來,與歐盟的脫歐協商多次反覆、之後又因北愛爾蘭與貿易問題而和歐盟起衝突,前首相強生也屢陷花邊醜聞,例如新冠疫情封鎖期間的唐寧街派對事件等,央行從脫歐後的決策也屢屢落後趨勢,都在傷害英國的決策可信度。

摩根大通經濟學家Allan Monks說,市場不願意相信特拉斯政府嘴巴上聲稱能達成中期財政永續,是在反映對英國決策的廣泛不信任。這種不信任情緒也掩蓋了預算案裡一些有益的改革。

英國 脫歐 投資 特拉斯

上一則

無懼通膨猛獸 樂高:聖誕節前積木玩具凍漲

下一則

特斯拉Q3交車量將創紀錄

延伸閱讀

超人氣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