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防疫封鎖範圍不斷擴大 全球供應鏈斷鏈壓力升高

中國不斷延長和擴大的防疫封鎖措施,持續擾亂運輸和供應,正導致許多製造商的當地營運陷入困境,使全球緊繃的供應鏈壓力更為升高。
華爾街日報報導,中國為遏止最新一波新冠肺炎疫情、正在以上海為中心的地區,實施兩年多來最嚴格的防疫措施,導致許多企業員工需待在家裡,有些工廠也需限制產出或暫時關廠,其中也包括蘋果、特斯拉等大企業的零件製造商。
知情人士表示,特斯拉從上月28日暫停上海廠作業後,至今仍無法訂定復工日期。福斯汽車則表示,上海和吉林工廠將關閉到8日,將繼續每天監控狀況。
業界主管表示,一些台灣電子製造商正把緊急訂單從中國轉到其他地區,或計劃從台灣出口半成品到東南亞或北美進一步加工。
中國歐盟商會東北分會主席孔海德(Harald Kumpfert)表示,現在即使企業派員工到工廠維持營運,也會遭遇生產困難,因為供應商都已停業,或零件無法運到工廠。
海運和卡車業者也正為漫長的延遲所苦。中國歐盟商會估計,透過上海港進出的貨物量已比封鎖前下滑約40%。船運業主管表示,貨物正被移轉到鄰近的寧波港,以緩和封鎖造成的整體影響。
彭博資訊指出,上海港堆滿了裝著冷凍食品與化學品的貨櫃,因為運輸貨櫃的卡車短缺,正阻礙通關程序,雖然該港口承正常運作,但有「非常多」被歸類為危險物品的貨櫃與產品堆積在兩個倉儲碼頭,可能導致一些載著這類型貨物的船舶無法卸下貨櫃。
花旗集團指出,上海卡車短缺與倉儲關閉,也正影響鄰近的浙江和江蘇這兩個製造業重鎮,「這不只會對中國國內經濟造成重大影響,也可能衝擊區域供應鏈」,南韓、台灣及越南遭受的影響可能較大。
上海1日起實施封鎖,確診病例數仍持續增加。在距離上海約49公里的手機、電腦和汽車電子零件的生產重鎮昆山,5日稍晚實施了三天的封鎖措施,官員上周末開始要求當地工廠暫時停工。
華爾街日報指出,根據企業申報資料和企業代表的受訪結果,截至6日止已有至少40家台灣電子製造商受影響,包括生產特斯拉機械零件的乙盛,和蘋果印刷電路板製造商欣興電子。
業界主管說,封鎖措施也正傷害中國的手機、電腦等消費性電子產品需求。台積電董事長劉德音上周表示:「我們正在關注中國對智慧手機的需求。」劉德音說,台積電也同樣受到上海封鎖措施的影響,但已透過安排防疫泡泡,維持生產作業。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