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推甲烷減排 專家:台非天然氣生產國 直接影響不大

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在聯合國第26屆氣候大會宣布和歐盟等百國簽署「全球甲烷承諾」,計畫2030年前將甲烷排放量降低3成,台灣是否受影響?本報在COP26訪問與會的行政院能源及減碳辦公室副執行長林子倫,他分析台灣不是天然氣生產國,甲烷排放量不高,該倡議「對台灣的直接影響有限,因為他規範主要是生產國家」,但仍要注意國際天然氣的供需。
此倡議是否會造成天然氣價格上漲?林子倫說,要看後續是否在天然氣供應上,推出新的管制措施,「會不會造成減產不知道,但可能有新的管制作為,還是要注意價格訊息」。
林子倫說,台灣的甲烷有4成是自然排放,6成人為排放,包括農業與畜牧業,以及天然氣發電的逸散。根據環保署數據,依照2019年天然氣發電佔比33%情況下,燃燒天然氣發電所產生的甲烷排放,僅0.0145百萬公噸,佔溫室氣體總量約0.005%。
「這次是歐盟跟美國主要推,他們主要針對(天然氣)開採,台灣在這個比例上相對少,因為台灣幾乎已經沒有自產天然氣。」林子倫說,美國主要針對天然氣開採、加工和儲存的製程做減排,也就是針對天然氣的生產國。
「就甲烷而言,對台灣影響不大,因為我們不是主要天然氣生產國,我們是使用國,所以影響不直接。我們有進口,還是要注意間接的影響。」林子倫說,雖然台灣影響不大,但甲烷確實是重要議題,過去一向為人忽略,甲烷洩漏造成的暖化可能是二氧化碳的20倍。
但此甲烷減排計畫也充滿挑戰,林子倫指出,很多天然氣生產國如中國、俄羅斯與印度未簽署協定,雖然有百國參加但排放量不大,成效有待觀察。
另外,天然氣做為各國主要使用的能源,是否會有能源危機?林子倫說,世界各國趨勢,確實是要將天然氣作為能源轉型的替代方案,而歐洲天然氣短缺危機「正好反映了各國依賴天然氣,要趕快加速綠能,擺脫對他的依賴」。例如,歐洲之所以大規模推綠能,也是要維護能源安全,避免「在冬天依賴俄羅斯的天然氣」。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