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促轉會伸手司法權 要求揭大法官解釋檔案

促進轉型正義委員會成立後,向司法院調用威權統治時期的九份大法官解釋及相關檔案,因司法院提供的資料人名被遮掩,引發不夠透明的質疑,包括促轉會官員、學者、專家多人昨天主張司法院檔案應去除遮蔽,「打開大法官的黑盒子」;不過司法院認為應該保護評議祕密的核心價值,不揭露個別大法官姓名。
司法院大法官書記處長許辰舟表示,涉及大法官評議過程,司法院依法須「保持祕密」,也要顧及是否有國防機密以外的洩密罪問題。他強調,更重要是評議祕密的保障,「這跟審判獨立有關」。
對徵集大法官會議檔案資料爭議,促轉會、檔案局及學者專家均認為應審定為政治檔案,並辦理移轉;但司法院大法官書記處持反對意見,主張評議祕密在現今仍相當重要,拒絕將威權統治時期大法官會議資料交由檔案局典藏。
「檔案的揭露很重要。」代表行政院出席研討會的政務委員羅秉成強調,透過這段歷史的透明公開,看到黨政系統或黨化司法,如何透過權力作用影響司法,都是瞭解威權時期的方法,但「在種種顧慮下,人名被遮掩,當年拿總裁手令遊說的大法官是誰,目前無從得知」。
促轉會副主委葉虹靈強調,這九份解釋很明顯適用政治檔案條例,所以在移轉實務與開放應用上,都應符合政治檔案條例規定,例如揭露公務員姓名,「而這也只是一個起點,威權統治時期做成的三百多號解釋,都具有國家檔案的重要價值,應該釋出。」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