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30歲碩士存款15萬元辭職到雲南養老 網路惹議

「30歲碩士辭職存人民幣100萬到雲南養老」2日登上百度熱搜,再度引起人們對於「養老自由」的熱議。
一財網報導,這名30歲的碩士在網路上與人分享自己辭職後,靠著人民幣100萬元(約14.5萬美元)到雲南養老的生活,吸引了不少的粉絲,他還曬出自己對人民幣100萬存款的分配計畫,其中人民幣84萬元放在銀行的定期存款,年利率3.5%,這樣每個月可以得到人民幣2,450元(約354美元)的固定利息;10萬元用於短期理財,獲取相對較高的收益;剩餘的6萬元做高風險投資,用於博取高回報。
不過,其投資人民幣6萬元卻有潛在虧損17%,幸好靠著拍影片賺流量,從嗶哩嗶哩及抖音挹注每月人民幣各2,000多元,顯示辭職後有更多時間拍影片來賺取額外收入。
《花老師財商課》主講人李華分析,「養老自由」靠的不是一時激情,而是細水長流,養老規畫的第一步:讓養老現金流細水長流,算清楚辭職後支出多少錢,入帳多少錢,保持源源不斷的現金流,初步滿足了養老需求。養老規畫第二步:讓退休資金缺口不再有,所以要做適度調整資產配置,因為一旦利率下行,通膨上升,在現金流減少、花費增加的雙重夾擊下,可能會面臨資產縮水等情況。
李華建議,可以開立個人養老金帳戶,每年拿出一部分錢,通過個人養老金帳戶,享受政府稅收優惠的同時,挑選符合國家規定的專屬養老產品,如養老存款、養老理財產品、養老基金、養老保險等個人養老產品,一站式滿足養老投資需求。
李華指出,要做好養老規畫工具的選擇。養老資金的規畫組合中需要包含以下四種工具方法。第一類工具是醫療保險和重大疾病保險等保障類保險,第二類工具是年金險、增額終身壽等具備儲蓄屬性的保險,第三類工具是類固定收益的金融產品,第四類是應用大類資產配置的方法去構建養老資金組合。
再來是養老儲備和需求的選擇,如果資金量較為有限,可以按照以上的先後順序進行配置,先配置保險後投資,先覆蓋風險,再錦上添花;如果資金量較多,就必須要進行資產配置規畫,才有可能避免資產的縮水或巨幅波動;如果是剛剛進入養老階段,仍然可以在市場上尋找到一些適合的醫療保險和年金保險,覆蓋未來一段時間的風險。
FB留言